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4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4-08-16
    经济热点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思考:创新资
    源的配置、创新模式和创新定位的选择
    张于喆
    2014, 34(8):  5-19. 
    摘要 ( )   PDF (24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从创新资源、创新模式、创新主体、创新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可以有效理解、引导、评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般性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创新资源配置的重点,必须遵从“两力原则”,即“有能力、有潜力”;创新模式的确定主要根据技术梯度和技术地位特征进行分解;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相互作用成为创新系统运行的核心。本文还从比较优势、定位原则等方面对技术推动还是需求拉动、产品创新还是工艺创新、大企业创新还是小企业创新、颠覆性创新还是渐进性创新、传统产业创新还是新兴产业创新、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还是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等六个问题进行了回答。
    理论探索
    土地财政问题再思考
    ——“消费补贴投资”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模式
    蒋震
    2014, 34(8):  20-30. 
    摘要 ( )   PDF (17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各界对土地财政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普遍关注。本文重新思考该问题,建立一套全面解释土地出让收入快速增长的理论框架,归结为动机和能力两大因素。前者激发了地方政府获取土地出让收入的主观意愿,后者则是保证地方政府顺利获取土地出让收入的客观条件。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地方政府,它们发展经济的动机一直非常强烈,根本原因在于政绩考核机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及其带来的土地需求快速增长,构成了能力的主要内容,是土地出让收入快速增长的源泉。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是一条“消费补贴投资”的发展路径,土地财政是实现这种发展模式的核心手段。地方政府获取大量的土地出让收入,转化为对工业资本的财政补贴。
    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阈值效应
    杜焱
    2014, 34(8):  31-42. 
    摘要 ( )   PDF (15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揭示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变化是合理调控政府消费规模和有效配置政府公共资源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1978—2011年的数据,运用阈值协整模型对我国政府消费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发现,二者存在阈值协整关系,且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始终为负,当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至0178 2(1978—1986年),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较小;当政府消费占GDP比重下降至0178 2(1987年左右),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发生非线性转移;随着政府消费规模的进一步降低(1996—2011年),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显著加强。实证结论表明,不断压缩政府消费规模有助于经济效率提升,尤其是将政府消费规模合理控制在临界值0178 2以下,可以更好地发挥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学术前沿
    预期管理理论的形成、演变与启示
    马文涛
    2014, 34(8):  43-57. 
    摘要 ( )   PDF (18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从货币政策视角梳理了预期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历程,探讨了对通胀预期管理的现实启示。本文研究发现,预期管理理论以货币政策可信度为核心,历经从规则与相机抉择之间的摇摆到融合政策承诺与中央银行沟通并形成前瞻性引导的过程,各种预期管理思想的引入均通过对货币政策施加各种约束,促进政策的动态一致性,提高公众预期形成的精确性。构建以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为基础的预期管理框架,改进以预期形成机制和金融体系的模型化为代表的模型结构,采用机制设计方法完善货币政策框架成为未来预期管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我国而言,加快以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改革为代表的金融改革,强化以价格稳定为核心的货币政策调控,并通过有效权衡稳增长、调结构与反通胀之间关系,塑造坚定的反通胀立场,形成以通胀目标为代表的名义锚。同时构造兼顾价格稳定与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和中国特色的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提高预期管理的可信度。
    公共经济
    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
    相关问题比较研究
    王俊豪, 陈无风
    2014, 34(8):  58-68. 
    摘要 ( )   PDF (16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推行特许经营是深化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在讨论特许经营渊源和实质的基础上,对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与商业特许经营、行政许可、政府购买服务、公私合作(PPP)等相关问题作了比较研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便于人们准确把握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内涵和特点,为有效推进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提供理论基础。
    金融研究
    中国利率期限结构
    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关系
    何晓群1, 王彦飞2
    2014, 34(8):  69-7. 
    摘要 ( )   PDF (16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突破了传统上用几个关键期限利率的组合作为利率期限结构的代理变量,而是选用动态NelsonSiegel模型估计出的潜在因子。且经验证明,本文选择的潜在因子较传统方法能更好地体现中国银行间国债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特征。同时,本文研究发现宏观经济在边际上影响着利率期限结构,其主要是实体经济(CPI和工业增加值)对斜率和曲度的影响,而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平位移动没有明显影响。原因是中国存在着利率管制,而更为重要的是银行作为中国银行间国债市场的交易主体,其资金面较为宽松和稳定,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国债交易。因此各期限国债利率无法对宏观经济变量作出及时响应。
    中国贷款利率自由化与
    中小企业贷款供给约束
    ——基于SW贷款供给曲线的理论分析
    赵平
    2014, 34(8):  78-88. 
    摘要 ( )   PDF (16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立足SW模型的信息非对称及其逆向选择效应假设,基于贷款供给曲线理论并结合中国的信贷市场现实环境,创新性地提供了贷款利率自由化改革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贷款供给约束的理论解释。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是: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贷款供给约束,需要加快推进我国银行存款利率管制的全面自由化进程,而根本之道还在于推行能够有效减弱信贷市场非对称信息的各种政策措施。
    工商管理
    商业信用评级模型的构建与优化 ——P公司案例研究
    殷建红1, 杜亚怀2, 张瑞君1
    2014, 34(8):  89-102. 
    摘要 ( )   PDF (19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赊销带来的商业信用违约现象长期影响着中国企业的资金链,导致企业承担居高不下的坏账成本。本文从客户信用评级入手,以P公司商业信用管理为案例,研究信用评级模型的构建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信用评级需要综合考虑客户的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定量因素与定性因素,同时,运用统计方法(多元排序选择模型)可以有效优化信用评级模型,能改善评级预测准确性,能为评级指标的选取与权重设计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国际经济
    国际食物消费启示与中国食物
    缺口分析:基于历史数据
    毛学峰1, 刘靖2, 朱信凯1
    2014, 34(8):  103-112. 
    摘要 ( )   PDF (14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梳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食物消费统计资料,本文发现食物消费存在四大特点,分别是在经济水平发达之前食品消费严重依赖本国(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禀赋、食物消费饱和状态广泛存在、班尼特法则和在外饮食常态化。另外,当人均GDP进入15 000美元~20 000美元区间后,食物消费趋于稳定或缓慢增长,粮食和肉类人均消费(包含水产品)均趋近于“双百”状态:口粮消费约100千克,肉类和水产品加总约100千克。通过考察中国内地的食物消费现状,本文发现2020年后中国内地的食物消费将趋于稳定或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在肉类、植物油和食糖消费上还存在较大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