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3-16
    论文
    宋涛先生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
    何伟, 方福前
    2011, 31(3):  5-6. 
    摘要 ( )   PDF (1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1年是我们《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创刊30周年。非常不幸的是,本刊首任主编宋涛教授于2011年2月9日去世了。我们作为本刊的第二任和现任(第五任)主编,特撰写此文,沉痛悼念宋涛先生。
    加快推进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
    李翀
    2011, 31(3):  7-15. 
    摘要 ( )   PDF (7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按照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很难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加快转变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领域面临的一场深刻变革。本文认为,要加快推进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要构建和实施我国对外经济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包括以超比较优势为核心的梯形对外货物贸易发展战略、以比较优势变迁为背景的雁型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战略、以超所有权优势为重点的多方位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战略、以调整结构为主线的质量型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发展战略、以渐进的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心的对外金融发展战略、以防范风险为目标的宏观审慎金融监管体系。通过对外贸易、直接投资、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相互作用,通过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互影响,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中国粮食价格与CPI的关系(1996—2008)——基于非线性关联积分的因果检验
    朱信凯, 吕捷
    2011, 31(3):  16-24. 
    摘要 ( )   PDF (121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中国特色的市场化道路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粮食市场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关系也表现得更为复杂。本文尝试引入一种不基于任何函数关系假定前提的非线性检验模型,对1996—2008年间中国粮食价格与CPI的关系进行检验和解释,以期更为准确地理解和阐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提供可资借鉴与参考的理论解释。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价格和CPI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在时效和强度上存在较大差异。CPI对粮食价格有半年左右的显著影响,粮食价格对CPI仅表现为滞后1个月的短期效应。最后在给出理论解释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预算约束与金融制度选择的新理论:文献述评
    张杰
    2011, 31(3):  25-31. 
    摘要 ( )   PDF (13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的考察发现,在预算约束与金融制度结构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国内外不少文献已经围绕于此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针对预算约束与金融制度选择的关系,现有文献的理论发现大致包括三个层面:第一,虽然缓解乃至消除软预算约束是任何一种金融体系共同面临的挑战,但软预算约束的消除并非一定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第二,分权的或者集权的金融体制都具有"内生性",因此,至少在理论上无法对其进行孰优孰劣的直观评判,同时也无法在它们之间进行简单的复制和移植;第三,金融体系应对预算约束问题的能力要远弱于企业制度,因此,当一个国家面对预算约束问题时,应当首先着手改善微观经济基础的金融需求结构,而不是调整金融供给结构。
    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财政拐点”
    曹荣庆
    2011, 31(3):  32-38. 
    摘要 ( )   PDF (111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房地产市场是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最为纠结的一个领域,公众、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长期未能找到一个合理的均衡点,由此导致整个运行机制的混乱无序。本文认为,这其中既有政府职能错位的原因,更有政府对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职能的"财政拐点"尚未到来的客观局限。因此,我国政府要真正履行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职能,首先要通过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积聚更加强大的物质基础,从而争取这个财政拐点的早日到来。其次在目前的历史阶段上科学认识政府的住房保障职能,从而区分房地产市场的两种属性,进而建构房地产行业两种体系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政府完善住房保障职能和房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原因分析
    王培辉
    2011, 31(3):  39-44. 
    摘要 ( )   PDF (7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房地产业与其他行业联系密切,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20年来,中国房地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伴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强劲增长,其价格出现了泡沫化倾向。本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原因,指出流动性膨胀、房地产市场虚拟化、虚拟经济部门资金错配、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和房地产市场需求刚性是房地产价格出现泡沫的主要原因。当前的挤出政策治标不治本,改堵为疏才是正确选择。
    劳动收入份额、城乡收入差距与中国居民消费
    邹红, 喻开志
    2011, 31(3):  45-55. 
    摘要 ( )   PDF (25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人力资本人口分组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劳动收入份额、收入差距与总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使用1990—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GMM估计方法,重点检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中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揭示了中国消费率偏低的动态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劳动收入份额和城乡收入差距是居民消费增长缓慢最根本的原因;城市化水平、消费习惯形成和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率也有重要的潜在影响;提高劳动要素份额具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尽管使用了不同的识别方法与计量技术并控制了其他潜在影响居民消费率的各种因素,本文的结果依然基本稳健。
    中外养老保险运营效率的比较与启示
    刘钧
    2011, 31(3):  56-63. 
    摘要 ( )   PDF (10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制度的可转移性,降低制度的管理成本,是提高养老保险运营效率的核心问题。本文从比较中外养老保险的运营效率出发,探讨了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简化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制度运营效率的构想,并对构想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提醒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简化制度设计,提高养老保险的运营效率,切实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我国股票发行制度变迁及若干思考
    王林
    2011, 31(3):  64-71. 
    摘要 ( )   PDF (69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股票发行是资本市场的核心环节之一。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考察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特定背景,总结分析了股票发行制度从额度制到核准制的演变、相关制度的特点、利弊及其市场化改革的成效。研究发现,我国转轨经济环境、市场文化和市场流动性问题是进一步改革股票发行制度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强度——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虞义华, 郑新业, 张莉
    2011, 31(3):  72-81. 
    摘要 ( )   PDF (203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分析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同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多项计量检验,比较了不同计量模型之后,笔者选取了能够修正面板异相关和自相关的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模型。研究表明,(1)碳强度同人均GDP之间存在"N"形关系。(2)第二产业比重同碳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即第二产业比重越高,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就越高。(3)对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关系进行的情景分析表明,如果产业结构不改变,没有实施另外的政策,经济增长速度本身难以引致碳排放强度的大幅下降,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难以实现。
    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异分析
    朱方明, 林雨杰
    2011, 31(3):  82-88. 
    摘要 ( )   PDF (13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也不断提高,成为舆论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通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高管薪酬数据,笔者发现,行业、地区、企业规模、企业效益、股权集中度差异下高管薪酬存在差异,但并不规则,由此引申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企业道德建设对员工满意度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中介效应分析
    刘刚, 李峰
    2011, 31(3):  89-97. 
    摘要 ( )   PDF (22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构建了企业道德建设、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员工满意度的中介模型及相关假设,包括1个主模型和3个分别基于企业道德建设、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员工满意度的子模型。对227个有效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道德建设与员工满意度之间发挥了中介效应;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分别在企业道德建设的4个子维度(是否拥有道德守则、是否拥有道德培训、道德守则的推广、道德培训时间)与员工满意度的正向关系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员工感知的企业对顾客、环境和员工的责任分别在企业道德建设和员工满意度之间发挥了中介效应;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的中介效应还存在于企业道德建设和员工满意度的两个维度(内在满意度和外在满意度)之间。
    目标与范式: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之借鉴
    张运书, 潘淑娟
    2011, 31(3):  98-103. 
    摘要 ( )   PDF (7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在构建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和推行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都受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制约。为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了日本农村社保制度,认为其基本经验可以为我所用。日本农村社保制度在改革过程中,目标追求方面体现由生存权到发展权的转变;发展模式方面体现由财政主导到社会化、产业化经营的转变;法律保障方面体现由实体法、公法保障到程序法、公私法并重的转变;内容选择方面体现由社会救济到以社会保险为主的转变。结合我国国情,我国农村社保制度应确立公平优先原则和发展权优先目标,选择政府与市场互动模式,坚持政策与法律协调的制度保障。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收入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钱水土, 许嘉扬
    2011, 31(3):  104-112. 
    摘要 ( )   PDF (21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中国23个省级地区1988—200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地区和时间两类虚拟变量,对中国农村金融的收入效应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收入效应具有显著的地区和时间差异。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并且东部的效应大于中部;而在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1988—1998年和1999—2008年这两个时间段内,东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收入效应进一步增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收入效应没有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