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1-02-16
    论文
    合作行为与合作经济学: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黄少安, 韦倩
    2011, 31(2):  5-16. 
    摘要 ( )   PDF (17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合作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由于现实生活中表现出了以竞争作为主线的自利模型不能解释的大量事例,因此笔者试图将亲社会性他涉偏好纳入到经济学理论体系假设中来构建合作经济学,并为其提供了翔实的科学证据。本文还讨论了合作、亲社会情感、他涉偏好等一些基本范畴,并对合作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内容以及基本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国际商品价格波动与中国出口贸易的能源成本:一个实证分析
    杭雷鸣, 孙泽生, 郭俊辉
    2011, 31(2):  17-23. 
    摘要 ( )   PDF (18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的出口贸易面临着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快速上涨与工业品价格滞涨的双重压力。本文对2002—2007年中国出口商品所包含的能源成本进行的估算发现,以2002年不变价计算的能源成本在5年间增长了7.53倍。与此对应,能源成本在中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从2002年的8.4%上升到了2007年的21.2%。通过计算价格弹性发现,国际市场上能源相对价格的波动是引起我国能源成本率上升的主要因素。能源成本快速上升大大降低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利润空间,表明我国的外贸质量在下降,这主要是由国际市场进出口价格体系以及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
    人口转型的经济学解释
    杨斌
    2011, 31(2):  24-32. 
    摘要 ( )   PDF (9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首先介绍了人口转型的含义及各种解释,然后详细讨论了基于经济学框架的各种人口转型理论,包括人口转型过程中的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下降、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等现象,以及人力资本的形成、人口的人力资本构成、技术进步等因素对于这些现象的解释作用,最后分别从人口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现有的各种人口转型理论的局限性,同时指明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中国土地供应管制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
    丰雷, 苗田, 蒋妍
    2011, 31(2):  33-40. 
    摘要 ( )   PDF (193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中国实际修正传统的存量—流量模型,选取1999—2007年中国30省市的季度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分析土地供应管制与住宅价格波动的关系,并比较不同的土地供应管制强度下投机因素对房价影响的大小。研究表明:(1)中国的土地供应管制对住宅价格水平及波动都有显著影响;(2)土地供给管制环境的宽松与紧缩影响投机行为作用的大小,当土地供应管制加强时,投机因素对房价波动的影响更大;(3)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从严从紧"的紧缩供地政策,通过预期效应作用于投机行为,进而传导给住宅市场,对平抑房价政策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碳税政策效应理论研究评述
    胡剑锋, 颜扬
    2011, 31(2):  41-49. 
    摘要 ( )   PDF (10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国外有关碳税政策效应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分析了碳税的环境效应、经济效应、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并比较了碳税与能源税、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在碳减排效果和政策成本方面的区别。本文分析表明,中国要实施碳税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和现有研究成果,并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作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碳税政策的制定,既要考虑自身的多重效应,又要仔细分析它与其他政策工具之间的相互影响。
    通货膨胀问题国外研究进展与评述
    陈亮, 陈霞
    2011, 31(2):  50-58. 
    摘要 ( )   PDF (88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的频发,成为严重困扰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难题之一,引发了众多国外学者对通货膨胀的广泛关注以及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基础层面的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从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持续性和通货膨胀目标制四个方面入手,着重回顾与评论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21世纪以来的国外学者研究通货膨胀问题的成果,以期在把握通货膨胀问题研究的进展中,总结治理经验与合理借鉴应对政策。
    关于个税起征点的研究
    郝朝艳, 梁爽, 毛亮, 张海洋, 平新乔
    2011, 31(2):  59-68. 
    摘要 ( )   PDF (22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提供了一种方法,即通过数值模拟,考察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劳动就业率、社会公平以及社会福利水平的相互关系。本文以搜寻和匹配模型为基础,根据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对分级税率和税级距的设定,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合理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计算结果显示:(1)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空间并不大。(2)提高起征点可以增加就业,若将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2800元,就业率可以提高两个百分点。但起征点从2800元再继续提高,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就微乎其微了。(3)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公平。因此,要兼顾社会公平,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不宜过高。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不应该强调起征点,以家庭作为课税单位才是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金融安全网:基于信息空间理论的分析
    何德旭, 饶云清, 王智杰
    2011, 31(2):  69-78. 
    摘要 ( )   PDF (96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美国新金融改革法案颁布以及世界各国正着手进行金融监管体系重塑的背景下,针对金融安全网信息机制的构建,本文运用信息空间理论分析框架,结合复杂性学科的相关内容,分析了信息空间理论与金融安全网之间的适用性,探讨了构建金融安全网宏观信息空间、中观信息空间和微观信息空间与金融安全网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决策能力以及防护能力之间的关系,阐述了金融安全网信息机制的有效性及其对预防和管理银行危机的直接影响。
    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影响研究
    邹正方, 徐艺芳
    2011, 31(2):  79-86. 
    摘要 ( )   PDF (15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华直接投资额呈迅速上升趋势,中美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两国的贸易差额也逐年增大,双边贸易的不平衡加剧了贸易摩擦。本文首先从美国在华投资对中美贸易差额所产生的各种效应阐述了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然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顺差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的结论,即美国在华直接投资是导致中美贸易顺差的决定性因素。最后提出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相关对策建议。
    以色列高效创新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张琼妮, 张明龙
    2011, 31(2):  87-92. 
    摘要 ( )   PDF (5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色列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惊人成就,有目共睹,许多方面值得世界称道。以色列建立高效创新活动运行机制的主要方法,一是通过首席科学家制度提高创新活动决策水平;二是通过多层次研发机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三是通过科技计划导向机制提高整个社会研发水平。这些措施,对我国提高创新活动的宏观决策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性转化,增强全社会的研发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农民工就业状态的调研
    纪韶
    2011, 31(2):  93-99. 
    摘要 ( )   PDF (18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近一年后对中国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笔者的课题组组织学生在全国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从流出地和流入地对农民工就业状态进行了调研。在对农民工就业状态的描述性统计、交互分类分析、对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农民工转移就业、稳定就业的任务依然艰巨,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与农民工就业不足将继续并存;农民工权益缺失,距离体面就业、生活和权益平等尚远;化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难点来自政策和社会管理体制上的问题,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需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作为中长期完善发展政策、机制和推进制度创新的一个核心问题。
    充分激发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民营经济发展“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陈永杰
    2011, 31(2):  100-112. 
    摘要 ( )   PDF (22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一五"民营经济出现十大发展变化,已占经济半壁江山,这得益于国家实行了更加公平的法律政策,但在社会舆论上仍存在四大争议,在实际发展上仍面临三重障碍;"十二五"民营经济将呈现八大发展趋势,在经济中将三分天下有其二,要从六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真正形成平等竞争新格局,充分激发其内生动力,使其为民富国强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