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8-05-16
    经济热点
    信息化提高了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吗*——来自中国1979—2014年分行业面板数据的证据
    孙早,刘李华
    2018, 38(5):  5-18. 
    摘要 ( )   PDF (154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测算了1979—2014年中国分行业ICT资本存量、非ICT资本存量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了信息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发现:(1)信息化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当信息化与国民经济中的资本深化相伴时,实体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信息化的贡献越大。(2)市场化程度提高能够进一步释放信息化带来的“创造性破坏”效应,从而显著增强信息化对TFP的积极影响。(3)人均受教育程度越高,信息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越大。本文的结论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在加大ICT资本投入、促进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诸多互补性条件的配套实施,进一步提升工业化水平,扩大机器设备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培养是充分发挥信息化积极作用的基础和保障。
    理论探索
    经济负债、金融稳定与明斯基周期*
    夏晓华1,彭方平2,展凯3
    2018, 38(5):  19-28. 
    摘要 ( )   PDF (93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是否逼近“明斯基时刻”成为当前经济关注的热点。本文首次基于明斯基周期核心理论“金融不稳定假说”,构建投资负债系统模型,应用面板VAR模型,从公司层面实证研究我国经济是否存在明斯基周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主体负债率在经济扩张期呈现显著的逆周期性,负债对投资的负向影响在经济扩张期表现最为显著,上述两点结论与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的核心观点相冲突,说明根植于西方自由金融市场土壤的明斯基周期理论并不适用于我国。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当前阶段也存在“金融拖拽效应”,在当前宏观经济政策中要进一步明确去杠杆的重要性。
    产业经济
    内涵服务与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提升:出口增加值视角*
    杜运苏1,彭冬冬2
    2018, 38(5):  29-42. 
    摘要 ( )   PDF (125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重要的中间品,服务投入已经成为影响制造业分工地位的重要因素。基于出口增加值视角,本文利用WIOD数据库测算并考察了内涵服务对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1)尽管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中内涵服务总额处于增长态势,但占比在金融危机以后出现了下降,且大大低于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要素投入服务化趋势还没有充分显现;(2)内涵服务占比上升在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提高,且主要是通过内涵本国服务发挥作用;(3)进一步细分研究发现,中间产品内涵服务和来源于OECD国家的内涵服务对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内涵服务占比较低是“中国制造”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重要原因。未来需要加快国内服务业改革开放和高端服务“引进来”,为制造业向中高端攀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公共经济
    政府R&D补贴政策与企业创新决策间双向动态耦合与非线性关系*
    赵凯1,王鸿源2
    2018, 38(5):  43-56. 
    摘要 ( )   PDF (125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的引擎产业——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方法将政府的直接补贴、税收优惠与企业的资本、人员投入及创新收益同时纳入系统框架,研究政府R&D补贴政策与企业创新行为决策之间的双向动态耦合关系,然后基于动态面板门限回归研究企业创新收益与两类R&D补贴政策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并以理论模型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直接补贴与税收优惠影响高技术企业创新的机理及作用效果。研究证实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是提高创新收益的根本原因;R&D补贴对企业资本投入的“挤入作用”并不明显,但税收优惠能有效激励高技术企业在人员方面的投入;政府“低补贴、低优惠”的双低策略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收益。
    金融研究
    逆周期因子决定了人民币汇率走势吗*
    何青,甘静芸,刘舫舸,张策
    2018, 38(5):  57-70. 
    摘要 ( )   PDF (110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7年5月2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本文利用引入新因子以来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通过新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测算了逆周期因子数值。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和EGARCH模型研究了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和人民币汇率波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引入逆周期因子降低了人民币汇率波动性,但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没有显著影响。逆周期因子修正了投资者对汇率变动顺周期性的过度反应,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完善人民币汇率宏观审慎管理。
    前瞻性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机制有效吗*——来自中国上市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证据
    刘星1,韩鑫韬1、2
    2018, 38(5):  71-83. 
    摘要 ( )   PDF (132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根据新古典资本需求理论和实际余额效应理论建立了一个包含投资需求和投资效率的前瞻性泰勒规则模型,并构造了一个反映企业投融资需求状况的企业综合状况指数,将其引入扩展的前瞻性泰勒规则模型,然后从宏观和行业两个层面对加入企业综合状况指数的前瞻性泰勒规则进行了检验和比较。研究发现:(1)前瞻性利率传导的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基本有效,短期名义利率对于超过80%行业的企业综合状况指数缺口的反应系数显著,但对不同行业的反应差异较大;(2)短期利率对企业综合状况的反应系数较小,而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反应系数相对较高,显示货币当局调整利率可能更多的是针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反应;(3)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反应不足”,其对股价的反应系数非常小,对房价的反应系数不显著。
    企业与组织研究
    标准化与企业的R&D投入倾向: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刘小鲁
    2018, 38(5):  84-95. 
    摘要 ( )   PDF (98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为基础,检验了标准化对企业R&D投入倾向的影响。理论上,标准化既可能促进也可能制约创新。而本文的研究发现,我国的标准化总体上显著提高了企业的R&D强度。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相较于竞争对手的标准制定活动,企业自身参与标准制定对R&D的激励效果更大,并且这种影响在大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此外,本文还发现,标准制定企业之间虽然相互施加了创新约束效应,但这种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效率空间效应分析*
    宋文飞
    2018, 38(5):  96-112. 
    摘要 ( )   PDF (163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新常态下区域市场分割带来的空间结构问题需要重视。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2006—2015年空间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效率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效率呈“倒U型”的增长特征;上市公司效率空间效应总体表现为“负向溢出效应”;东部地区和国有上市公司效率提升存在市场化、产业结构和利润率“悖论”;上市公司效率的空间效应具有非线性异质性特征;上市公司效率空间效应存在市场化空间耦合问题;国有、东部地区及全国上市公司效率空间效应与产业结构具有“倒U型”的空间耦合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