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8-06-16
    经济热点
    我国就业结构变动与技术升级研究*
    孙文凯,郭杰,赵忠,汤璨
    2018, 38(6):  5-1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一个全国代表性数据库,计算了2003—2013年间城镇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变动情况,并从人口学视角进行了变动原因的分解分析。本文发现过去十年我国技术进步并没有带来显著的劳动参与率下降。相反,除了常规操作性工作,其他三类就业占比都在增长。增长原因既有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结构效应”,也有需求变动带来的“倾向效应”。从绝对值看,由于目前我国常规性就业占比仍然远大于美国,这意味着如果人工智能等技术大力推进,仍然可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带来更大冲击。因此,笔者也参照已有文献做法估计了我国就业中可能被替代的潜在数量和比例,以及未来行业间就业转换的方向。基于这些计算和讨论,本文对当前技术进步采纳及就业应对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延迟退休年龄下隔代抚育与劳动参与的抉择*——基于工资收入随机性假定的研究
    诸艳霞1,朱红兵2
    2018, 38(6):  15-2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隔代抚育会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在促进劳动力供给上产生挤出效应。为了对此进行验证,本文在工资收入随机性的假定及延迟退休5年的情景下,模拟了面临孙辈照护需求的女性临近退休者提前退休所产生的福利变化。进一步,本文采用CHIP和CHARLS的微观调查数据,对不同群组的收入增长率和收入风险进行了估计,继而分析了当面临孙辈照护需求时这些收入特征对退休决策者制度退休和退休后劳动参与抉择产生的影响。总体上,在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下,隔代抚育将对女性劳动力供给产生挤出效应。当面临孙辈照护需求时,女性临近退休者的制度退休抉择主要受自身收入增长率和收入风险的影响,收入增长率越低,或收入风险越高,她们提前退休的意愿就越强烈;制度退休后的劳动参与则更多地受子女收入增长率的影响,子女收入增长率越高,劳动参与的概率越低。
    理论探索
    P2P平台不确定情境下的投资决策行为研究*
    阮素梅
    2018, 38(6):  28-3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P2P网贷平台上的投资决策行为,本文将决策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探讨出借者在第一阶段借款标的选择和第二阶段投资方案确定中的决策表现,并结合交易成败结果,对出借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致性与合理性进行判断。本文采用近六年拍拍贷数据研究发现,出借者在第一阶段倾向选择期限短、通过预审、历史借款成功率高的安全有保障的标的,表现为风险规避。而第二阶段转而偏好期限长、未通过预审、历史借款成功率低的高收益高风险的标的,表现为风险追逐。最终投资结果表明,出借者第一阶段的决策行为较为合理,而第二阶段的决策行为不具备合理性,这一发现对于提高P2P平台投资成功率与改善投资效果有决策参考价值。
    产业经济
    信息技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介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
    昌忠泽1,孟倩2
    2018, 38(6):  39-5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1995—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信息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消费需求、创新驱动、劳动力禀赋、劳动生产率等效应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能有效推动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引导或倒逼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但存在“产业结构演进无效率”现象,且信息技术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要大于东部地区。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以产业结构为中介的创新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机理*
    韩晶,酒二科
    2018, 38(6):  51-6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基于熊彼特创新思想,借鉴Aghion创新模型分析方法,揭示创新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运用中国1998—2015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3SLS法和联立方程模型对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中介作用”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是存在的;(2)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创新的影响强度较大,东部地区所处的创新阶段更加领先,进一步突破前沿技术,容易遭遇瓶颈;(3)理论和实证的政策性意义在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需要进一步突出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大对产业内部技术创新的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的有效发挥。
    金融研究
    同业业务发展能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吗*
    黄勃,罗煜,陈礼清
    2018, 38(6):  64-7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采用Tobit面板模型,选取了2005—2013年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同业业务发展对银行效率的影响。笔者通过随机前沿法(SFA)估计出银行的成本效率和盈利效率。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来看,银行发展同业业务对成本效率和盈利效率都有提升,但在不同时期和对不同类型的银行,影响效果存在差异。2005—2009年,无论是同业资产或同业负债业务对银行成本效率、盈利效率的提升作用都有限。2010年之后,同业负债对银行效率的提高有显著正向作用。不同规模的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对效率的影响也不同。大型银行在2009年前后同业业务的发展对效率提升起到了较大的贡献作用。中小型商业银行在2005—2009年,无论是同业资产或同业负债业务都对银行成本效率、盈利效率提升作用有限。而在2010年之后,同业负债业务显著提高了银行的效率。
    教育背景与我国家庭股票市场参与*——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萧端,吕俞璇
    2018, 38(6):  80-9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的数据,针对股市上典型的“有限参与”现象,考察了教育背景在两个维度上对家庭股市参与概率的影响。通过Logit回归,本文发现:平均受教育年限越高及拥有专业背景的家庭,参与股市概率越大。进一步运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对专业背景的作用进行估计,本文发现:在家庭股票投资决策中,成员经管背景作用的大小与显著性受所在家庭整体教育水平的约束。主事者的决策地位随家庭整体受教育年限的提高而受到削弱,而家庭成员对金融知识的掌握也可能会因自身学历在家中占优与否相应地被高估或低估。基于研究结论与现实,笔者认为,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平均受教育年限越高的家庭共同决策的氛围更浓,一方面,学历更高与投资知识更专业的成员可能并不在金融参与决策上起支配作用,但另一方面,家庭也会因为某些成员的教育背景做出轻率的投资决定。针对教育背景伴随的欠理性投资行为以及完成“有限参与”向“积极参与”的转变,本文也提供了一些建议与意见。
    企业与组织研究
    管理层权力、内外部监督与企业风险承担*
    宋建波1,文雯1,王德宏2,申伟1
    2018, 38(6):  96-11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2005—2014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管理层权力的衡量指标,实证检验管理层权力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越大,风险规避的倾向越明显,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良好的内外部监督机制能弱化管理层权力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渠道测试表明,管理层权力通过削弱企业的融资水平规避风险,而对企业投资无显著影响。本文拓展了管理层权力的经济后果及企业风险承担影响因素领域的文献,对引导管理者积极承担风险、加强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体系建设、维护中小股东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