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8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8-07-16
    经济热点
    城镇化水平影响收入不平等的机制分析*——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郭熙保1,朱兰2
    2018, 38(7):  5-15. 
    摘要 ( )   PDF (65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采用201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定量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影响城镇内部不平等的机制。本文研究发现,城镇化进程伴随着城市劳动力市场个体差异的扩大。较高的城镇化率具有工资溢出效应,但不同特征的个体获益不同。高职业技能个体从城镇化进程中获益大于中低职业技能个体,且城镇化率更高的城市具有更大的行业间工资溢出系数级差。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降低城镇不平等程度的关键在于提高就业质量,加大对低技能劳动者的教育和职业技能投入,同时促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内外经济政策不确定对中国出口贸易及其发展边际的影响*
    刘竹青1,佟家栋2
    2018, 38(7):  16-30. 
    摘要 ( )   PDF (74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分析了国内和国外政策不确定对中国出口贸易及其分解的影响,探究了它们的作用差异、具体特点及影响渠道。本文研究发现,国内和国外政策的不确定均显著阻碍了中国出口贸易及其广义边际、集约边际的发展,且前者作用格外突出。同时,控制了经济运行周期、经济危机的影响后,本文的基本结论仍比较稳健。此外,扩展研究发现政策不确定对中国出口的作用还依赖出口市场特点、行业要素密集度和出口沉没成本等因素。最后,本文还利用微观数据进行了简单的机制验证。
    理论探索
    新时代商品流通渠道再考察
    纪宝成,谢莉娟
    2018, 38(7):  31-47. 
    摘要 ( )   PDF (86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商品流通渠道如何支持社会产品实现高效、通畅、有序的流通过程,与去库存、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等问题息息相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商品流通理论,结合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变化,本文对新时代商品流通渠道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系统地再考察。本文具体分析了商品流通渠道及其经济内容、渠道的蛹化形态(直接流通渠道)及其常态化、渠道的发展形态(间接流通渠道)及其再蜕变、新时代商品流通的组织与运行等问题。
    产业经济
    市场一体化、非对称性贸易成本与制造业集聚*
    程进文,刘向东
    2018, 38(7):  48-62. 
    摘要 ( )   PDF (76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市场一体化将会对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造成何种影响?本文通过构建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验证了国内市场一体化影响制造业集聚的两种机制:其一是贸易成本总体水平的调节效应,其二是贸易成本非对称性的直接效应,而调节效应的方向则取决于模型理论范式选择。此外,本文基于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系统地测算了中国地区间的非对称双边贸易成本,并基于测算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制造业发展初期,市场结构总体符合IRSMC范式设定,此时贸易成本的调节效应倾向于促进制造业在东部沿海区域集聚。伴随着制造业生产技术的成熟,制造业市场结构开始呈现CRSPC范式特征,此时市场一体化对制造业集聚的调节效应不再显著。
    金融研究
    农地确权、信贷配给释缓与农村金融的深度发展*
    米运生,石晓敏,廖祥乐
    2018, 38(7):  63-73. 
    摘要 ( )   PDF (64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一项基础性、制度环境层面的变革,农地确权帮助更多农户进入金融市场、促进农村金融宽度意义上的“量”变作用已经初步显现。但是,它是否可以提高农户贷款数量,缓解信贷配给并促进农村金融深度意义上的“质”变?这是一个重要但鲜有研究的问题。本文从供给、需求、交易成本、价格、风险配给等角度,分析了农地确权缓解信贷配给、促进农村金融深度发展的理论机理,并通过有序多分类变量回归及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地确权对农户金融参与深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因降低信息成本而缓解价格配给,因弱化农户的损失规避心理而缓解风险配给;同时,数量配给和交易成本配给的释缓作用尚未充分显示。
    企业与组织研究
    CEO的财务经历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吗*
    姜付秀,张晓亮,蔡文婧
    2018, 38(7):  74-87. 
    摘要 ( )   PDF (77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EO的财务经历有利于其做出合理的融资决策和投资决策,从而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以2000—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实证检验结果证明了笔者的这一假设。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以及采用其他指标衡量融资约束等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在外部融资条件较差时,CEO财务经历对于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更为显著;同时,CEO财务经历有助于企业提高投资绩效。这表明了具有财务经历的CEO通过提高企业外部融资能力和投资决策的合理性,从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本文在丰富高阶梯队理论和融资约束领域文献的同时,对于上市公司制定科学合理的CEO聘任决策以及缓解融资约束等方面有重要的启示。
    内外融资条件、融资约束与企业绩效——来自京津冀地区企业调查的新证据*
    顾雷雷,李建军,彭俞超
    2018, 38(7):  88-99. 
    摘要 ( )   PDF (62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独特的京津冀地区企业调查数据和克服内生性的结构方程模型,本文对融资约束的成因及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自身条件和外部市场环境均对融资约束有重要影响,且企业自身条件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更强。总的融资约束指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在区分融资约束的不同维度后,本文发现,融资可得性提高显著促进了企业绩效提升,融资频率增加却降低了企业绩效,而融资获得速度(等待时间)对企业绩效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无论是正规融资渠道,还是非正规融资渠道,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利用多种政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的自身条件,是缓解融资约束的最有效办法。
    增长与发展
    劳动力转移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对高储蓄率的影响*——基于199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王建英,韩燕明,喻逸涵,蒋明雅
    2018, 38(7):  100-112. 
    摘要 ( )   PDF (73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我国持续增加的城乡居民高储蓄率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典型特征,正确分析这一现象有利于我国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本文应用199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劳动力转移率和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率和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储蓄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对农村储蓄率的影响尤为明显。引入劳动力转移率和城乡收入差距的交叉项可以发现,通过提高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农村居民获取的非农收入,能有效弥补城乡收入不平衡。劳动力转移规模和转移速度共同通过收入差距的缩小对农村储蓄率存在间接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