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7-01-15
    经济热点
    稳增长和防风险双底线下的宏观经济*——2016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2017年预测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2017, 37(1):  5-25. 
    摘要 ( )   PDF (113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6年经济呈现出短期底部企稳与泡沫聚集的特点。在潜在增长平台下移、周期性、结构性以及趋势性因素共同作用的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巨大,2017年宏观经济仍将持续筑底。而底部运行的深度和持续的长度取决于世界经济复苏程度、中国经济潜在增长水平、新产业新动能培育、房地产周期调整、政治经济周期波动以及对潜在风险的化解与对策等多种因素。与此同时,在“债务—投资”驱动模式下,我国债务规模快速攀升,债务水平已经积累至相当程度,债务的结构性风险突出,尤其是广义政府债务水平超出国际警戒线。而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本质上大多与债务风险密切相关。比如资产泡沫的聚集,实际上是“债务—投资”驱动模式中投放的大量货币在股市、债市以及房地产等领域的伺机流动。债务风险有可能是引发中国经济爆发危机的关键点。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具备防范危机的实力,但是对于可能引发危机的潜在因素必须重视。一方面,树立正确的危机观,不惧怕危机,建立危机应急机制。另一方面,在债务风险演变至债务危机前,防患于未然,建立风险缓释机制。
    理论探索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突破与政策应对*——基于地区收入差距视角
    周文1,赵果庆2,徐波2
    2017, 37(1):  26-38. 
    摘要 ( )   PDF (78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等收入陷阱”在本质上是收入与增长非线性相关系,而威廉姆森拐点决定着中国经济发展是否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本文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提出空间基尼系数的一个分解框架,并运用威廉姆森“倒U型”理论构建“中等收入陷阱”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更确切地说是S型关系。以平滑转化回归模型测算,中国存在人均GDP为4 18930美元拐点,并于2005年越过拐点,但进入地区差距收敛的“高体制”路径仍有一定差距。因此,中国在政策应对上要进一步通过实施高起点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宏观配套政策,配合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从而成功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公共经济
    #br# 教育程度提高了农民工的幸福感吗*——来自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的证据
    李丹丹
    2017, 37(1):  39-54. 
    摘要 ( )   PDF (93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教育投入是否为农民工带来了非货币化的收益——幸福感?基于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本文采用单方程回归和联立方程估计的似不相关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目前教育程度对我国农民工幸福感具有较为稳健的负向效应。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加班时间、职位晋升和城市融入感这三个因素显著强化了教育对农民工幸福感的负向作用,而社保水平则显著减弱了这一负效应。
    金融研究
    利率市场化能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吗*——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分析
    黄勃1,刘俊岐2
    2017, 37(1):  55-67. 
    摘要 ( )   PDF (70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研究了银行信贷集中问题的成因,讨论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难的解决思路。本文首先以行为前景理论和心理账户理论为基础,考察授信者行为因素对银行授信决策的影响,以探讨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形成和银行信贷集中问题产生的机制。然后本文讨论了分析信贷集中和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所依赖的假设和变量,从收益和风险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信贷决策做出了研究。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信贷资金集中于大中型企业的问题。
    企业与组织研究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有效性研究*——基于企业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徐昭
    2017, 37(1):  68-83. 
    摘要 ( )   PDF (95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不完美市场和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企业并购能否通过协同效应带来有效的市值管理?本文选取了在2007—2010年期间发生并购的A股上市公司,检验了并购的价值创造和市值管理有效性之间的联系,并做了分组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对企业未来三年经营绩效有正协同效应的并购可以为上市公司带来更高的市值管理效用。分组检验结果进一步显示,投资者更为关注异地并购、同行业并购、民企并购以及股权分散型企业并购。这些并购类型的市值管理更为有效。
    增长与发展
    县域视角下的贫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系统GMM方法的再检验
    王仁祥,王婧
    2017, 37(1):  84-94. 
    摘要 ( )   PDF (64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内生区域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同时引入贫困因素进一步识别区域金融与经济的非线性关系,将实证对象细化到县域层面,运用系统GMM方法检验贫困与非贫困县域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本文研究发现,信贷层面上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普遍存在,而储蓄层面金融发展的效应则存在地区差异,非贫困县的储蓄与经济无关,贫困县的储蓄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因此本文指出,区域信贷配给和区域信贷创造理论更适于解释贫困地区的金融发展问题,贫困县域储蓄的负效应是本地储蓄外流和转化效率低下的结果,与我国银行业跨
    城镇化会增加居民能源需求吗——基于事实与文献的述评*
    魏楚
    2017, 37(1):  95-109. 
    摘要 ( )   PDF (98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消耗了中国70%的能源总量,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实现“高城镇化、低能源消耗”。未来的城镇化是否会推高居民能源需求?以往观点往往得出肯定的结论。本文基于典型事实和逻辑推理对此提出质疑,分别对基于“自上而下”和 “自下而上”视角的两类文献进行了综述和比较,并构建了一个融合两种研究视角的传导机制分析框架。在系统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未来三个可创新的方向:首先是融合不同学科与视角,将微观居民的用能行为置于城镇化这一动态变迁中进行研究;其次是突破数据和研究方法局限,运用微观数据和实验性方法来科学识别相关性和因果性,并进行政策影响评估;最后是结合国际化视野和规范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城镇化中的能源、环境等本土问题,并凝练形成城镇低碳化发展的“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
    动态与综述
    #br# 资本有效配置、企业技术创新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供给侧改革与农村金融发展论坛综述
    蔡键,毛雅娟,米运生
    2017, 37(1):  110-112. 
    摘要 ( )   PDF (17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