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3-16
    经济热点·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笔谈
    发展经济学的本质特征与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构建*
    郭熙保
    2021, 41(3):  4-9. 
    摘要 ( )   PDF (33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西方发展经济学微观化把发展经济学研究引入歧途。发展经济学本质上属于宏观经济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法是长期动态演变方法,主要研究思路是结构性和综合性分析。西方发展经济学无法解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是历史的呼唤,时代的期盼。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南,以新发展理念为理论框架。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银行集中度与银行风险*
    周爱民, 刘欣蕊
    2021, 41(3):  10-25. 
    摘要 ( )   PDF (101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基于2007—2018年30家上市商业银行季度面板数据,首次针对不同方面的银行风险,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详细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银行集中度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加剧银行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但会降低银行风险承担;(2)银行集中度的上升会导致银行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上升,但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不显著;(3)集中度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中具有调节效应,随着银行集中度上升,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更加剧银行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且会进一步减弱银行风险承担。本文采用不同的银行集中度变量并涵盖多种银行风险衡量指标的实证结果均稳健。进而笔者基于实证结果,在银行风险防控方面对政策制定者及监管部门提出一些建议。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产业政策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蒋墨冰, 黄先海, 杨君
    2021, 41(3):  26-39. 
    摘要 ( )   PDF (86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融入偏向性产业政策特征,拓展了在经济政策不确定下企业并购时机选择的实物期权模型。本文使用2002—2018年中国上市企业海外并购数据,从微观层面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海外并购时机选择的影响以及产业政策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理论研究发现不确定性升高会导致企业最优并购时机延后,产业政策会缓解上述影响从而使得并购呈现“逆势”特征。实证检验证实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逆势”特征,且“五年规划”产业政策是中国企业呈现“逆势”并购特征的重要推动力。机制分析显示,“五年规划”产业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增加政府补贴两个渠道影响企业海外并购时机选择。相对于未实施海外并购的企业,在上一期实施了并购的企业获得贷款资金和国家补贴资金显著提高。企业对上述“政策收益”的预期进一步助推了其海外并购决策。
    险资股权投资的结构性改革研究*——基于险资投资的倒U型效应分析
    方明浩, 许荣, 赵昶
    2021, 41(3):  40-57. 
    摘要 ( )   PDF (105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保险资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能否发挥促进公司绩效提升的作用在已有研究和监管政策制定上都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2005-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险资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绩效以及估值影响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效应,相应机制研究表明险资持股通过显著影响两类代理成本的渠道发挥治理作用。在适度持股比例以下,险资增持能够降低被投资公司管理费用率和其他应收款占比,并提高资产周转率,从而降低两类代理成本;持股超过一定比例反而造成两类代理成本上升。险资持股比例变化对保险机构调研次数的影响则从公司治理参与角度印证了以上结论。对倒U型曲线效应的深入分析既有助于深化对机构投资者影响公司绩效的多重效应和机制的认识,同时为在金融机构层面落实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险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参考。
    国际货币权力的实现基础与扩张机制*——基于能源视角的理论分析
    黄泽清, 陈享光
    2021, 41(3):  58-67. 
    摘要 ( )   PDF (53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能源被纳入资本主义生产后,其强化下的产业资本循环是货币权力的实现基础。作为流动资本的核心能源具有固定资本的部分特性,可通过两种方式缓解价值丧失以实现货币权力:释放更多的能量,节约不变资本。本文认为,固定资本的流通决定了货币贮藏的份额,特定主权国家可以通过控制能源的生产使用权来加速固定资本流通,并通过发展信用制度来推动国际货币权力的扩张。因此,我国应在充分发展能源与产业经济的基础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土地市场扭曲如何影响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基于土地市场交易数据和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韩峰, 庄宗武, 李启航
    2021, 41(3):  68-83. 
    摘要 ( )   PDF (99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方政府“以地谋发展”的策略在促进各地区制造业大规模集聚和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势必会给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带来深刻影响。本文综合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城市土地交易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进出口产品数据和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并对其内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配置存在明显的工业偏向性,进而导致工业用地价格被低估,产生工业用地应得收益大于实际价格的反向扭曲问题。这种反向扭曲可通过抑制技术进步、阻碍产业结构高级化、弱化集聚经济效应等机制显著降低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而言,土地市场扭曲不利于一般贸易企业与混合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但对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抑制作用由东到西依次递增。土地市场扭曲不利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集体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影响不显著。
    耕地红线、土地招商博弈与区域统筹发展*
    宋华盛, 朱希伟, 邓慧慧
    2021, 41(3):  84-96. 
    摘要 ( )   PDF (86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我国区域间“你追我赶”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中国特色的地区间税收竞争环境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常演变成以地价、优惠政策为主的价格战,造成土地资源严重透支,18亿亩耕地红线应运而生。运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分析“红线”对地方政府土地招商博弈的政策效应,本文发现尽管“红线”无法根除此种招商博弈造成集聚不足的效率损失问题,但有助于减少地方政府“竞次”行为。如果中央政府对土地供给和收益双统筹配置,既能解决集聚不足和“竞次”行为,也能使全体国民更均等地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促进区域协调,实现社会公平。就现阶段而言,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建设用地指标跨省交易市场体系是当务之急。
    预期寿命延长促进经济增长了吗*——基于全球121个经济体的实证分析
    许光建, 许坤, 卢倩倩
    2021, 41(3):  97-112. 
    摘要 ( )   PDF (109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口预期寿命逐渐延长,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亦不断提高,但这并非意味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本文基于1996—2017年121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使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分析了预期寿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1)预期寿命延长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2)纳入收入与预期寿命的交互项后,预期寿命显示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而收入水平的提高则中和了这种制约作用,带来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3)不同性别的预期寿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基于此,本文从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