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04-16
    经济热点
    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重构*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2016, 36(4):  5-24. 
    摘要 ( )   PDF (109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微刺激”效果下降,而“强刺激”带来了严重后遗症,导致这种状况的关键原因是政策框架在整体上出了问题。重构我国宏观政策框架的战略定位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短期应对不断加剧的宏观经济和金融风险;(2)中期应对结构调整的负面冲击;(3)长期构建高效的、可持续的和动态一致的宏观调控模式。重构政策框架的原则性要求包括:(1)宏观经济及金融的稳定性与国际收支平衡应该成为显性目标;(2)财政政策主要指向结构调整期的短期阵痛,货币政策指向宏观经济及金融稳定性;(3)宏观政策应该遵循市场化、可预期的操作模式。在具体策略上可以选择国债市场作为突破口,通过改变国债发行规模和方式,推动国债市场的大发展和大开放,以此拓展整个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开放程度。
    理论探索
    生命周期、风险偏好和积累水平对DC型养老金资产配置策略的影响研究*
    何林1,梁宗霞2
    2016, 36(4):  25-33. 
    摘要 ( )   PDF (54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DC型养老金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DC型养老金的积累期长达数十年,如何通过有效的资产配置,实现参保人更高的养老效用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关注的问题。本文在默顿(Merton)连续时间最优投资—消费问题框架下,建立了DC型养老金最优资产配置问题的随机优化模型。以此为基础,本文研究了生命周期、风险偏好和积累水平对养老金积累期最优资产配置策略的影响。进而,通过Monte Carlo模拟,本文研究了最优资产配置策略与恒定资产配置比例策略下养老金积累效果的优劣。本文的结论证明,在放开DC型养老金投资限制的条件下,引入“生命周期基金”和“生命特征基金”,引导最优资产配置很有必要。
    金融研究
    银行业竞争、客户筛选与村镇银行二元绩效:传导机制与实证研究*
    周顺兴
    2016, 36(4):  34-44. 
    摘要 ( )   PDF (68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村镇银行承担着支持“三农”和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使命,但关于银行业竞争对村镇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的研究较少。利用江苏省县域村镇银行2008年至2013年的面板数据,在数理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银行业竞争对村镇银行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业竞争显著降低了村镇银行的财务绩效,但显著提升了社会绩效。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业竞争通过改变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和客户筛选行为的作用机制,影响村镇银行经营绩效。因此,应坚持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并建立更加精准的补贴机制,促进村镇银行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升社会绩效。
    公司型风险投资增加了新创企业的价值吗*
    徐子尧
    2016, 36(4):  45-54. 
    摘要 ( )   PDF (56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我国中小板2007—2014年间有风险投资机构参与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公司型风险投资机构对新创企业价值增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独立风险投资(IVC)相比,公司型风险投资参与的上市公司在IPO时获得的估值较低,并且在上市短期(1年)内的经营绩效较差。而当公司型风险投资中的母公司与新创企业之间存在战略协同时,会对公司的价值增值产生显著的正效应,且这种正效应并不完全来自于CVC卓越的项目挑选能力。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促进我国公司型风险投资更好地发展。
    企业与组织研究
    新型财务报送模式下的非效率投资研究*
    张艺馨1,徐经长2
    2016, 36(4):  55-65. 
    摘要 ( )   PDF (63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XBRL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报告方式,为会计界带来了一场新的变革。本文以深交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一新型会计信息报送方式在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方面的作用。本文发现,XBRL技术采用后,深交所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得到了明显的抑制,且这一效果在参与提前试点的深证成分股指数公司中体现得更加明显。此外,更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XBRL对缓解投资不足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本文对XBRL采用后的企业投资行为进行分析,为检验XBRL在我国的应用效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间接证明了试点机制对XBRL的推广是大有裨益的。
    基于供应商道德风险的劳工标准移植研究*
    李贤祥
    2016, 36(4):  66-76. 
    摘要 ( )   PDF (58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劳工认证获取较多的市场份额,劳工标准移植的问题也受到较多关注。本文选择从供应商道德风险视角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移植的特征。研究发现,风险规避供应商的存在促使采购商必须在道德风险和努力水平之间选择一个次优均衡。尤其是考虑到最低标准等有限责任信息租的存在,使得采购商必须额外支付一定的代理成本以满足委托代理过程,最后的均衡劳工标准比仅考虑逆向选择更加扭曲。
    增长与发展
    中国土地财政的社会福利效应*——基于森(Sen)的可行能力理论
    吴士炜,汪小勤
    2016, 36(4):  77-86. 
    摘要 ( )   PDF (55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基于森(Sen)的可行能力理论,运用模糊数学与因子分析法测度中国2004—2013年31个省份社会福利指数,并分析社会福利与土地财政关系。通过理论与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沿海城市社会福利指数相对较高,且透明性担保、社会机会、经济条件、防护性保障和政治自由对社会福利指数贡献率呈递增的趋势。第二,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财政收入绝对值与相对值远超西部地区,且各地区社会福利与土地财政二者呈脱钩现象。第三,各地区社会福利指数之间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且各省社会福利指数存在空间集聚与扩散现象。最后,利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发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占比与社会福利之间呈倒U型曲线。
    三农问题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集中居住前后农民的福利变化*——基于成都市不同圈层的比较分析
    蒋和胜,费翔,唐虹
    2016, 36(4):  87-99. 
    摘要 ( )   PDF (70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来自四川省成都市313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在森的可行能力框架下运用模糊评价方法,评价了成都市具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圈层区域农民集中居住后的福利变化。结果发现:(1)农户福利水平在集中居住后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圈层之间,集中居住前后农户福利变化的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中等水平的第二圈层农户福利改善水平显著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第一圈层,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第三圈层农户福利水平则有所下降。(2)集中居住改善了农户的居住条件、社会保障、社区活动和社会资源等功能,但恶化了农户家庭经济状况与居住环境。据此提出的相关政策建议是:结合圈层特点促进就业,改善农民家庭经济状况;增强社区绿色治理能力,改善农民居住生态环境;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改善农民总体福利水平。
    本地非农就业、外出务工与中国农村收入不平等*
    毛学峰1,刘靖2
    2016, 36(4):  100-112. 
    摘要 ( )   PDF (72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中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依据CHIP家庭微观调查1988—2007年的数据,使用基尼系数分解以及非参数分解等多种方法,本文试图对本地非农就业、外出务工等不同类型的家庭从业模式与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关系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从整体的收入分布来看,早期的农村地区的发展更多伴随着不平等程度提高,而后期经济增长则带来更多福利改善;其次,家庭主要非农收入来源是本地非农就业,外出务工所得具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而本地非农就业则具有扩大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其作用程度也有所改变;最后,经济增长成果惠及不同群体,但并非平均分配,不同群体获益情况不同,增长和不平等通过作用于不同类型家庭影响到最终的收入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