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0-02-16
    经济热点
    货币信贷运行特点与货币政策操作取向
    焦瑾璞, 刘向耘
    2010, (2):  5-12. 
    摘要 ( )   PDF (169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回顾了2009年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措施,说明了2009年金融运行情况和特征,分析了2010年货币政策运行环境,提出了货币政策建议。本文认为,2009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环境宽松,有力地支持了经济企稳回升。2010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需要在保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因此需要在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均衡增长,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我国现阶段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下降分析
    李稻葵, 何梦杰, 刘霖林
    2010, (2):  13-19. 
    摘要 ( )   PDF (133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国际比较以及中国经济省际数据分析发现,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比重U型规律的基本原因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摩擦工资因素,按照中国经济目前发展的态势,未来两年完全有可能出现劳动收入比重上升的趋势。
    理论探索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可持续性研究
    苏永照
    2010, (2):  20-26. 
    摘要 ( )   PDF (13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借鉴经济学中的内生技术进步理论,从历史变迁的视角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持续存在的原因在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存在一个局部正反馈的循环系统。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又导致我国人力资本收益的减小和人力资本投资量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加剧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因此,退出这个循环是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的关键。
    经济增长、结构变化与电力消费——为什么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不同步
    林卫斌, 苏剑
    2010, (2):  27-32. 
    摘要 ( )   PDF (149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就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对电力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GDP增长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生产部门用电量增长率将提高0.58个百分点;而重工业总产值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则生产部门用电量增长率将提高1.8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不同步的重要因素,但是二者的背离程度无法从产业结构的变化得到完全的解释。
    效率分析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谢富胜, 秦韬
    2010, (2):  33-38. 
    摘要 ( )   PDF (23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DEA对国内31个工业行业2000—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转变。对各种技术效率进行Tobit回归分析表明,国有资本比重对纯技术效率的改进有积极作用;适度的产业集中和对外开放可以防止过度竞争,提高效率;劳动力低成本阻碍了各种效率的改进。
    学术前沿
    从克鲁格曼经济学的特色看当前经济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林清泉, 赵文荣
    2010, (2):  39-44. 
    摘要 ( )   PDF (13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把握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经济理论演进过程的梳理和典型综合著作特色的案例分析,归纳出当前经济理论发展的新趋势。从当前最富有代表性的克鲁格曼经济学理论体系与以往经济学综合著作的对比中,我们发现,经济学发展正呈现出思想体系多元化、关注主题实践性、分析视野全球化以及观点表述案例化等新趋势。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研究述评
    赵伟伟, 白永秀
    2010, (2):  45-51. 
    摘要 ( )   PDF (15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诅咒是开发自然资源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统称,比如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保护、教育投资不足、物质资本积累下降、创新不足、不平等、寻租、腐败、体制不健全、内战等问题。因其明显的政策含义,资源诅咒传导机制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经济增长源泉为线索,区分经济学和政治学,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给出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全面说明,以帮助找出我国资源诅咒的关键因素,制定相应政策提高资源开发绩效。
    公共经济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
    李萍, 盘宇章, 吕荣
    2010, (2):  52-58. 
    摘要 ( )   PDF (16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对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中教师行为和地方政府行为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绩效工资的最优设计是,工资函数中包含一个固定支付和一个可变支付,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教师的道德风险行为;如果地方政府掌握了关于教师绩效方面较多的信息,并且改革的政治成本和管理成本较小时,将有利于绩效工资改革的推行。
    金融研究
    商业银行信贷集中衡量指标体系优化设计研究
    颜廷峰
    2010, (2):  59-65. 
    摘要 ( )   PDF (20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现行的信贷集中衡量指标体系并不完善,本文根据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与投资风险管理方法对信贷集中衡量指标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在宏观层次上按贷款投放的产业类别、行业和地区补充了17个指标,在微观层次上增加了对一二级分行考核的11个指标。优化设计后的指标体系由现行的3个指标完善为31个指标,提高了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和适用性。
    新农村建设
    结构转化、资本深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以上海为例的研究
    高帆
    2010, (2):  66-73. 
    摘要 ( )   PDF (14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集中分析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为此采用逻辑分析方法推演出"结构转化和资本深化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本方式"的结论。实证研究也显示,上海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优势主要源于其在结构转化和资本深化方面的优势,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结构转化、农业内部和农业外部的资本深化确实提升了上海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由此可引申出关于其他省区未来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民营经济
    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胡旭阳
    2010, (2):  74-79. 
    摘要 ( )   PDF (8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分析了中国转轨过程中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关联企业发展的影响。本文认为,政治关联有助于民营企业建立与政府的良好关系,并通过以下机制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第一,作为法律替代机制保护民营企业的产权;第二,缓解民营企业因所有制歧视造成的融资难问题;第三,有助于民营企业克服行业准入的管制性壁垒。
    评《“三农”问题症结所在》
    陈锡文
    2010, (2):  80-80. 
    摘要 ( )   PDF (2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农”问题是我党长期关注的基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城乡差别仍然很大,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因此,在党和政府有关文件多次明确强调,“三农”工作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到政策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大了强农惠农的力度。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的改革发展目标,这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新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