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8年 第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1988-12-16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与工业化和商品化——用生产力标准重新思考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改革
    刘家骐
    1988, (6):  1-5. 
    摘要 ( )   PDF (9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过近四十年的实践,我们终于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上;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便是生产力落后,农业人口占多数,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总起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解决的主要课题,便是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的工业化和商品化。应该说,这是我们在继十年前取得用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成就之后,所获得的又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突破。
    经济体制改革
    论国有资产价值信用化
    尹艳林
    1988, (6):  6-11. 
    摘要 ( )   PDF (11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变革经济关系,是从与改变经营方式的各种改革相对的角度提出来的。目前,一种避开经济关系谈经营方式——商品经济中生产的一般组织形式的倾向,应引起人们的注意。众所周知,经营方式的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经营方式是生产力范畴,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就经营方式谈股份制、公司化将会导致改革形式化。应该明确,我国的商品经济仍处于低级阶段,诚图用现代化的经营方式来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是不现实的。
    工业经济 农业经济
    关于发行政府债券的几个问题
    安体富
    1988, (6):  12-17. 
    摘要 ( )   PDF (16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府债券即公债,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要发挥政府债券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就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商品经济这一前提出发,探讨发行政府债券的必要性。(一) 正确认识政府债券与赤字的关系,改变产品经济条件下的赤字观念。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不把债务收入列为正常的财政收入,而是作为弥补赤字的来源。但在苏联和我国,通常是把公债列入正常的财政收入,而不作为弥补赤字的来源,即经常性的财政收入(税利等),加上债务收入小于财政支出时才是赤字。这种把债务收入列为正常财政收入的财政平衡方法及与此相适应的赤字概念,是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是不科学的。
    正确处理工资与物价关系的初步研究
    劳动部工资与物价关系研究课题组
    1988, (6):  18-24. 
    摘要 ( )   PDF (42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报告从总结我国建国以来处理工资与物价关系的历史经验着手,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提出在物价上涨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用正常增加工资的办法,使名义工资增长超过物价上涨;在物价较大幅度上涨情况下,可在正常增加工资的同时,再按物价上涨协况给职工以物价补偿。
    我国物价上涨的性质与价格改革的思路
    向斯卡
    1988, (6):  25-30. 
    摘要 ( )   PDF (12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这几年我国物价上涨究竟是货币现象还是体制问题?正确认识我国物价上涨的性质或原因,乃是我们研究对策的基本前提。
    影子价格理论与决策参数体系
    贺安
    1988, (6):  31-37. 
    摘要 ( )   PDF (23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子价格理论在它的早期生涯中是相当不幸的。这是因为影子价格的“影子”二字使许多人,甚至使一些经济学家都以为它似乎是一个远离现实而又虚无缥缈的东西,从而使影子价格的理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受到人们的冷落。然而,经济发展的实践及其理论上的进展,却使影子价格理论与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经济学家们的关注。影子价格理论已首先被应用在发展中国家的项目评估和规划方面。并大有继续伸延和扩展之势。匈牙利的经济学家们很形象地说:现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价格改革问题上,都进入了“百慕大”三角区,怎样从“百慕大”三角区里跳出来,则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
    我国的通货膨胀及其对策
    李同明
    1988, (6):  38-44. 
    摘要 ( )   PDF (18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详尽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自我加强趋势,并对今后物价改革中如何控制通货膨胀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性建议。
    中国的通货膨胀预期
    谢平
    1988, (6):  45-48. 
    摘要 ( )   PDF (11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70年代后的通货膨胀理论与传统通货膨胀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引进了通货膨胀预期范畴。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也必须注意通货膨胀预期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
    企业兼并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思考
    张少华
    1988, (6):  49-53. 
    摘要 ( )   PDF (10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如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主题一样,分工与协调、规模经济与市场竞争则是产业组织理论的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且贯穿始终的主旋律是“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博奕,也即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博奕;与这个过程相伴的则是它们各自的不断发展和延伸,以及产业组织的演进、产业结构的演变。人类劳动分工的历史由来已久。分工的好处主要有二个:一是规模经济,分工导致同类生产的集中,从而带来更高程度的熟练性,并为大型、专门设备的使用提供了可能。二是比较利益,包括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秉赋的差异带来的相对成本差异。
    谈企业兼并中的资产评估
    王久华, 王新霞
    1988, (6):  54-57. 
    摘要 ( )   PDF (11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我国企业兼并正在迅速发展,这对资产存量的合理流动,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企业文化和经济效益的迅速提高,起了重大作用。在企业兼并中,对企业资产进行科学评估,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审查、评价被兼并企业的全部资产,鉴别其优劣,为企业兼并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而且能为兼并之后的企业发展和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论突破“三不变”的实现形式
    邢幼青
    1988, (6):  58-61. 
    摘要 ( )   PDF (7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横向经济联合已有很大的发展,已由按“所有制不变,财政上交渠道不变,隶属关系不变”三原则,组建、发展大量的松散型联合体,进入到突破“三不变”原则,根据企业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联系的需要,组建、发展一批紧密型联合体:已由组建联合体、联合群体,进而发展到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经济发展问题
    对沿海乡镇企业发展的反思与对策
    朱兴华
    1988, (6):  62-67. 
    摘要 ( )   PDF (15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九年来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一个意外但又必然的结果,乡镇企业蓬勃发展起来并且成为与工业、农业并举的“三位一体”中很有份量的一位了,沿海地区尤为如此。说其“意外”,首先是因为乡镇企业是在沿海有着较高的城市工业化基础的缝隙中破土而生且以如此迅猛的势头发展,是人们始料未及的,显示了其强劲的生命力。其次,它也在预示着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展模式,这个模式或许是中国所区别于市场经济国家与苏东国家的二化模式所独具的。
    经济热点
    第一讲 为什么要发展外向型经济
    杜厚文
    1988, (6):  68-71. 
    摘要 ( )   PDF (6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当今世界,发展外向型经济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成功经验。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战后经济迅速崛起已一跃成为经济大国的日本和联邦德国,成功之路就在于它们把本国与世界经济紧紧地联系。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吸收了大量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运用了国际资源和世界市场.走外向型经济道路。
    经济发展问题
    第二讲 出口贸易的程序、步骤及注意事项
    黄卫平
    1988, (6):  71-77. 
    摘要 ( )   PDF (16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讲的目的是要使读者明了出口贸易的业务程序步骤,并结合实际谈一谈在出口中的注意事项。在实际出口业务中,一笔交易或多或少都要经过交易前的准备阶段、交易磋商和订约阶段、组织货源阶段和履约阶段,每一阶段所要做的工作不仅量大而且具体,限于篇幅,本文只能简明地予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