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3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3-12-16
    经济热点
    房住不炒政策促进了企业创新吗*
    周建军1, 孙倩倩2, 鞠方1
    2023, 43(12):  4-18. 
    摘要 ( )   PDF (21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了房住不炒政策的企业创新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与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房住不炒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但这一效应仅在供给端调控政策中显著。房住不炒政策的创新提升作用会通过减少房地产投资、提高研发资本投入、强化冗余资源储备和提升产出效率四种渠道实现,并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质性改进。另外,房住不炒政策对创新的作用效果在不同企业特征、不同行业特点以及不同外部环境中存在差异。

    经济不确定性与财政政策有效性*
    付一婷, 陈润东, 刘金全
    2023, 43(12):  19-31. 
    摘要 ( )   PDF (19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估算了中国国家层面和31个省(市、区)的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并分析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波动和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的经济不确定性都是影响省级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2)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财政政策具有更高的乘数效应,可以作为弥补货币政策效应减弱的政策手段;(3)增强市场信心和缓解信贷约束是财政政策发挥“稳增长”效应的重要途径,且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投资渠道影响经济增长。因此,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是应对不确定性冲击的有效工具。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防范*
    胡玥1, 马新啸2, 郑国坚3
    2023, 43(12):  32-47. 
    摘要 ( )   PDF (22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为切入点,研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其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高层治理能够在缓解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的同时抑制管理层私利行为,从而显著降低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通过派出董事参与董事会会议、更有效地行使股东权利等方式来实现其治理效应,但是该效应受国企管理层权力的影响。最后,非国有股东派出董事参与治理对债务违约风险的防范作用在外部制度环境较好、地方控制的国有企业中更为突出。


    农地流转价格与城乡收入差距*
    陈宗楠, 关伟
    2023, 43(12):  48-62 . 
    摘要 ( )   PDF (21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2014—2019年中国26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农地流转价格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平均意义下,农地流转价格的上升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地流转价格上升能促进不同形式的就业;(2)农地流转价格的上升并没有激励经营主体进行更多的农业生产投入,从而不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相比耕地粮食用途利用率较低的地区,农地流转价格的上升对耕地粮食用途利用率较高的地区具有更显著的影响。

    汇率风险暴露会影响股权再融资折价吗*
    刘尔卓1, 梁柏林2, 王偲竹2
    2023, 43(12):  63-77. 
    摘要 ( )   PDF (19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6-2019年的财务数据和股权再融资数据,检验了公司汇率风险暴露与股权再融资折价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公司的汇率风险暴露将使公司承担更高的股权再融资折价,而且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其在相同的汇率风险暴露下承担的股权再融资折价也越高;(2)公司的汇率风险暴露会带来更大的股权再融资规模,这是公司通过“择时”发行来实现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公司的汇率风险暴露还将引发更加显著的负向累积平均超额收益率、更昂贵的发行费用和更高的预案失败概率;“融资融券”交易可以抑制汇率风险暴露带来的股权再融资折价;严重的大股东代理问题会增加汇率风险暴露带来的股权再融资折价。

    环保税费负担与企业税收规避:提升还是抑制*
    金戈1, 林飞腾1, 陈文强2
    2023, 43(12):  78-91. 
    摘要 ( )   PDF (20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保税费的征收既可能因加剧企业的融资约束而导致其开展避税活动(融资约束假说),又可能因增加企业的政治成本而约束其避税行为(政治成本假说)。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发现,环保税费负担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避税程度,总体上支持了政治成本假说的观点;机制检验发现,政府监督和社会关注是环保税费负担抑制企业避税动机的两个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控股企业、非重污染行业、地方财政压力较大、地区环保税费征收标准较低的样本中,二者关系更为显著;经济后果研究表明,环保税费负担对企业避税行为的抑制效应限制了企业的研发投资,但对企业的市场价值却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城市科技创新与空气污染:影响效应、异质性与机制*
    张皓, 虞义华
    2023, 43(12):  92-106. 
    摘要 ( )   PDF (21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基于手工收集整理的2005—2015年中国288个城市及其产业的专利数据,实证分析了城市科技创新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效应、异质性与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科技创新对空气污染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这一抑制作用存在空间效应。分行业看,制造业和能源业的科技创新能够抑制空气污染,而农林牧渔业、信息服务业和采矿业的科技创新会加剧空气污染。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专利等环境保护型科技创新能够更有效地减少空气污染;以内陆西部地区为首的城市和人口规模在500万人以下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抑制空气污染。机制分析发现,科技创新通过产业结构升级、能源消耗减少和经济增长抑制了空气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但未来仍需加强科技创新在缓解资源错配中的作用以抑制空气污染。

    城市数字化转型与居民主观幸福感*
    蔡宏波, 刘琳
    2023, 43(12):  107-119. 
    摘要 ( )   PDF (21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以及多期DID方法,从数字不平等和空间不均衡角度实证分析了城市数字化转型对居民主观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1)智慧城市政策的实施整体上提高了居民主观幸福感;(2)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人群以及老年人等数字鸿沟背景下的弱势群体难以享受到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红利,而且智慧城市的福利提升效果在发达地区较欠发达地区更加明显。此外,剖析影响机制发现:智慧城市从三个渠道提高了居民的主观福利,分别是社会支持度、工作满意度与居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