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0-04-16
    经济热点·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笔谈之四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基础、能力结构及其推进机制*
    沈坤荣, 赵倩
    2020, 40(4):  4-12. 
    摘要 ( )   PDF (4778KB) ( )   PDF(mobile) (4778KB) ( 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取决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基础能否壮大,即人才基础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技术基础从后发优势与模仿型技术进步转向自主创新,制度基础从渐进式增量改革转向全面深化改革,需求基础从主要依靠国际市场转向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基于新的能力基础,需要对现有的能力结构进行重构和优化,即产业结构从要素投入型转向创新驱动型,空间结构从单一城市化转向城市集群发展,资本积累结构从偏向于物质资本转向偏向于人力资本,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从发展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为了壮大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基础,重构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机制,充分发挥新发展理念的引领带动作用,以寻求活力与秩序的平衡为重点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形成高水平育才、识才、聚才、用才体系。考虑到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日益增强,需要完善化解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国际阻击的应对机制,积极适应国际环境演变。
    经济热点
    迈向统一市场:基于城市数据对中国商品市场分割的测算与分析*
    吕冰洋, 贺颖
    2020, 40(4):  13-25. 
    摘要 ( )   PDF (7123KB) ( )   PDF(mobile) (7123KB) ( 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对区域专业化分工和发挥规模效应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价格法系统测算了2001—2015年间各城市的商品市场分割程度,并考察了影响商品市场分割的地区因素。研究发现:(1)除2008—2009年商品市场分割短暂加剧以外,2001—2015年间商品市场分割程度整体呈现下降态势。(2)各地区在市场一体化进程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东南部地区的市场整合程度高于西部地区。全国层面的商品市场分割程度大于局部地区层面的市场分割程度。(3)地区间竞争会促使地方政府干预市场,加剧商品市场分割;而较好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减轻地区间恶性竞争,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4)城市层面的商品市场分割受行政区划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省界会阻碍城市之间的贸易往来,加剧商品市场分割。
    土地价格与企业创新*——来自微观数据的证据
    闫昊生, 孙久文
    2020, 40(4):  26-38. 
    摘要 ( )   PDF (7061KB) ( )   PDF(mobile) (7061KB) ( 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中国土地出让价格迅速攀升,对企业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土地交易的微观数据,采用工具变量的方法研究了土地价格上涨对于工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价格上涨会减少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其原因在于地价上涨缩紧了企业的资金约束,并影响了企业的资源配置,造成企业减少研发投入。异质性研究表明,高地价对位于产业园区的企业、国有企业的不利影响更小,但是对创新型试点城市中的企业的抑制作用更强。
    市场竞争不完全与企业内部工资差距*——基于产品与劳动力市场融合视角的分析
    赵伟光, 李凯
    2020, 40(4):  39-54. 
    摘要 ( )   PDF (8272KB) ( )   PDF(mobile) (8272KB) ( 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解工资差距的形成机制是在新时期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而实现共享发展的关键。本文从产品与劳动力市场竞争不完全相融合的视角,扩展了中国企业内部技能员工与非技能员工工资差距形成机制的研究,兼论消除竞争不完全的效率提高。基于中国企业数据并在统一的框架下构建市场竞争不完全的测算指标,本文发现: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并不必然带来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完全的市场化改革形成的产品与劳动力市场竞争不完全才是引发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当存在市场竞争不完全时,企业会将产品市场势力扩展到劳动力市场,形成劳动力市场竞争不完全对工资差距的更大影响。这意味着单一的市场化改革不能有效缓解收入差距,只有产品与劳动力市场的同步改革才能达到最优的政策效果。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可以在初次分配中通过发挥市场机制兼顾效率与公平。

    中国新金融业态风险传染典型事实及特征的实证研究*
    李苍舒
    2020, 40(4):  55-68. 
    摘要 ( )   PDF (7830KB) ( )   PDF(mobile) (7830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根据从网络借贷市场搜集的718家正常平台和129家问题平台数据分析典型风险传染事件发生前后市场资金变化情况,构建模型从月度、周度两个维度研究新金融业态风险传染的特征。结果发现:风险更显著地传染至大规模、人均投资金额低的平台。风险传染期内,平台规模越大,对交易量变化的负向作用越大;平台人均投资金额越高,平台与投资人的联系越紧密,对交易量变化的正向作用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台规模与人均投资金额对平台交易量变化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风险传染期间,问题平台与正常平台在危机后的交易量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市场资金流向呈现出一定的替代效应。
    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会诱发过度投资吗*
    蒲龙, 杨高举
    2020, 40(4):  69-81. 
    摘要 ( )   PDF (7510KB) ( )   PDF(mobile) (7510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府行为的策略变化是否会引起企业行为的变化?本文以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为切入点,研究其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本文首先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制造业企业,测算出企业投资效率并保留其中过度投资的样本;其次利用地级市经济社会数据构造出税收竞争指标,实证检验税收竞争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异质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实证研究发现税收竞争显著促进企业过度投资,而且对非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破解产能过剩等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流通业效率对制造业绩效的影响*——兼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流通先导性
    王晓东, 陈梁, 武子歆
    2020, 40(4):  82-99. 
    摘要 ( )   PDF (9659KB) ( )   PDF(mobile) (9659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微观企业数据对我国流通业效率与制造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结果发现:流通业效率对制造业绩效整体而言发挥正向作用。更具体地,零售业对制造业产能调整发挥着积极作用,而批发业效率提升则未对制造业绩效发挥显著作用。在未来持续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高度重视流通业对于有效反馈市场信息、调节上游生产、媒介供需匹配的先导性作用,在继续利用新技术提升零售业效率并发挥其先导性作用的同时,也应着力提升批发业效率及其引导产能资源配置、促进供需匹配的先导性潜能。
    FDI能否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基于多维门槛效应的实证检验
    刘晗, 王燕, 杨文举
    2020, 40(4):  100-112. 
    摘要 ( )   PDF (7428KB) ( )   PDF(mobile) (7428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江经济带建设事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空间经济新格局的构建,研究FDI的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对于激发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潜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3—2016年10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对FDI能否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FDI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促进效果的产生有赖于当地FDI吸收能力的提升,FDI规模增大、人力资本累积以及企业规模扩张有利于发挥FDI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与此同时,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及其门槛效应在长江流域不同地区有所差别。鉴于此,本文提出未来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培育企业竞争力,重视区域差异化发展,以更好地发挥FDI促进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