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1年 第1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1991-10-16
    经济体制改革
    产业政策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
    周叔莲, 金碚
    1991, (5):  1-7. 
    摘要 ( )   PDF (11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经济制度或体制下产业政策的性质和作用不同,我们需要的是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通过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产业集约化发展,以解决导致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深层矛盾;产业的部门结构与技术结构密切相关,要把促进技术进步作为产业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产业政策有效实施与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实行产业政策既要适应经济体制的现状,又要有利于改革的深化。
    宏观经济
    综合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度量研究
    石柱成
    1991, (5):  8-15. 
    摘要 ( )   PDF (27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探讨建立综合技术水平模型的理论和方法,设计符合中国国情的生产函数和综合技术水平模型,并研究了综合技术水平模型的特点和运行的环境条件。
    经济体制改革
    九十年代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寇作鹏
    1991, (5):  16-21. 
    摘要 ( )   PDF (18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 硕果累累,高技术产业发展喜人 1、抓了一批国家级重点项目,初步形成产业规模。
    财政 金融
    价格并轨的深层障碍
    任建平
    1991, (5):  22-27. 
    摘要 ( )   PDF (11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认为,以市场供求状况作为并轨关键条件的观点是失之偏颇的,它忽视了市场深层构造的发育及其体制性障碍的消除。价格并轨的关键是,在弱化政府定价机制的基础上,让价格决定回到市场中去,并通过完善市场构造。最终实现生产资料市场取向的变革。
    工业经济
    培育市场主体与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
    杨敏
    1991, (5):  28-31. 
    摘要 ( )   PDF (8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市场主体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基础,也是市场体系形成的关键。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有效运行,不仅带动起整个市场客体要素的流动,而且也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载体。因此,我国市场发育的核心在于塑造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市场主体。
    农业经济
    西部农村改革的目标、思路及对策
    中国不发达地区深化农村改革课题组
    1991, (5):  32-40. 
    摘要 ( )   PDF (15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的现状和特征描述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分析表明,在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进程中,西部农村既面临着东部农村所具有的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各种矛盾胶合的困惑,又面临着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非农产业不发达,资源利用率不高,承载现代商品经济运行的市场主体、市场组织缺位,传统宗法家族关系和西部封闭文化对市场抗阻等独特问题的挠乱。这一切既是西部农村既往改革效应普遍不如东部的最好注脚,又说明西部农村要摆脱贫困落后,迈入现代农业的门槛绝非易事。
    财政 金融
    怎样认识我国的财政赤字
    王开国
    1991, (5):  41-46. 
    摘要 ( )   PDF (11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通过分析经济运行中不出现财政赤字所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认为我国现阶段有些财政赤字是不可避免的,现在的问题是应创造条件将其缩小到最低限度;而且,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和客观经济条件要求实施平衡性的财政政策。
    工业经济
    论企业财务分配模式
    杨雄胜
    1991, (5):  47-52. 
    摘要 ( )   PDF (18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认为,承包制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导向型体制,在实践中已暴露出明显不足。目前的税制分流方案也未能摆脱承包制的羁绊,没有从根本上完善企业财务分配机制。因此,作者提出了效率导向型企业财务分配模式,即“税利分流、还贷分渠、利润分享”。
    财政 金融
    我国煤炭成本、价格调查报告
    胡昌暖
    1991, (5):  53-59. 
    摘要 ( )   PDF (28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受国家物价局委托,我们组织价格学专业教师、研究生、本科学生共四十多人,分赴大同、阳泉、焦作、平顶山、兖州、新汶、徐州七个矿务局进行了成本、价格调查,举行了上百次座谈会、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还进行了个别访问、察看职工生活居住状况,多次下井深入体会矿工劳动条件,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经济体制改革
    关于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几个问题
    张朝尊
    1991, (5):  60-63. 
    摘要 ( )   PDF (92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理论前提 首先,城市土地是否商品,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土地能否实行商品化经营,这是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应解决的首要一个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目前我国学术界有一种不正确的观点。似乎要说明城市土地的有偿使用,就必须要证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城市土地是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因而是商品。
    区域经济
    改善大陆投资环境促进两岸经济合作
    方生
    1991, (5):  64-68. 
    摘要 ( )   PDF (11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峡两岸的经贸关系,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变化的过程。从海上渔船交易和少量转口贸易到迅速扩大的转口贸易;从以台湾自大陆转进口为主到以台湾向大陆转出口为主;从间接的转口贸易到直接通商;从转口贸易到台湾对大陆的间接投资由单向交流发展为有限的双向交流。
    综述 评介
    西方经济学家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评介
    张邦辉
    1991, (5):  69-73. 
    摘要 ( )   PDF (128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世纪70年代以后,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控济学在欧洲大陆的影响日渐扩大,促使西方经济学家也把研究的目光投向社会主义经济领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经济学家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主要在于证明他们所谓的纯经济理论在运用上的广泛性和通用性。
    评《比较经济学——发展·体制·政策》
    李风圣
    1991, (5):  74-74. 
    摘要 ( )   PDF (2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转换的双重变革时期。如何从比较经济学的角度,纵论各国发展模式,比较各类经济体制,分析各种经济政策,已成为当今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由刘伟和杨云龙合著的《比较经济学——发展·体制·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一书,对这些问题作了探讨。
    近年来我国税利分流问题讨论综述
    邢伯春
    1991, (5):  75-80. 
    摘要 ( )   PDF (18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对此,我国进行了不断探索。在企业经营机制方面,也采取了相应的改革,先后实行了诸如工效挂钩、资产经营责任制、租赁制、承包制、股份制等形式。1988年,一些企业又开始试行税利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