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3-05-16
    经济热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
    王国刚, 赵伟霖
    2023, 43(5):  4-21. 
    摘要 ( )   PDF (27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线。金融体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体架构,是构建中国式现代金融体系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工作实际上是遵循“三位一体”总方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不动摇的宗旨,中国货币政策更加稳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组合措施更加精准,强力推进了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等新业态的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化解处置了诸多风险点,稳步推进了去杠杆进程,进一步完善了金融监管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对外开放程度取得新进展,金融“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应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力提高金融体系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
    采矿业繁荣、产业集聚与制造业发展
    王丽艳, 马光荣, 叶茂亮
    2023, 43(5):  22-37. 
    摘要 ( )   PDF (23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制造业是“十四五”时期资源型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从理论上看,采矿业对制造业发展会同时产生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本文基于1998—2013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以及县级数据,检验了采矿业繁荣对当地制造业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采矿业繁荣尽管提高了当地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但仍然促进了当地制造业总产值和企业生产率的增长,即挤入效应大于挤出效应。从作用机制上看:首先,采矿业繁荣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带动了上游制造业的发展;其次,通过市场规模扩大和集聚效应,采矿业繁荣提升了非关联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从而抵消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地方财政支出扩张也有利于当地制造业的发展。这意味着资源型地区通过因势利导,大力发展与资源相关联的制造业、培育制造业产业集群,将有助于制造业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推动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双重市场均衡与扩张
    鄢姣, 许敏波, 尹训东
    2023, 43(5):  38-53. 
    摘要 ( )   PDF (22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家庭教育投资不平衡的竞争性机制研究”(20BJL148)的资助。
    城镇土地使用税税负与地方经济发展*—— 基于跨城市的比较
    邵磊, 欧阳宇琦, 任强
    2023, 43(5):  54-67. 
    摘要 ( )   PDF (23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镇土地使用税作为当前我国土地保有环节唯一税种,采取从量计征方式,地方政府的税收管理权相对其他税种较大。但因其是“小税”,相关研究尚显不足。本文关注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方式和地方自主性对税负的影响。基于依申请公开等渠道获取的2007年至2019年若干城市“地区级”数据,研究发现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城镇土地使用税实际税率越低,出现“倒挂”现象;若未及时上调幅度税额,随时间推移经济增长越快,“倒挂”现象越明显。本文分析,该税种的从量定额税属性和税额标准调整滞后性,使名义税率较难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实际税率逐渐脱离土地市场价值。地方政府在税权自主性范围内,可能从发展经济或筹集收入等角度,根据实情做出“放水养鱼”或应收尽收的不同策略选择。研究结论对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和理解税收竞争现象具有现实意义。
    全渠道零售与企业绩效:基于客户终身价值的视角
    刘向东, 米壮, 何明钦
    2023, 43(5):  68-82. 
    摘要 ( )   PDF (21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渠道零售能否提高企业的长期绩效是数字化时代零售企业关注的重点。本文采用了机器学习方法,利用消费者大数据训练客户终身价值的预测模型,并对全渠道零售和客户终身价值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全渠道零售能够有效提高客户终身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过程受到消费者异质性需求的影响,全渠道转型对客户终身价值的影响会由于消费者商品多样性偏好、履约成本敏感度和仓储成本敏感度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本文认为零售企业应当坚定全渠道转型的战略决策,立足于目标消费者的异质性需求,有针对性地向消费者提供全渠道商品和服务组合,提高全渠道效率。
    “营改增”的企业投资效应*——兼议间接税减税的作用
    张静, 贺颖
    2023, 43(5):  83-98. 
    摘要 ( )   PDF (23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2012年推行的生产性服务业“营改增”改革,会通过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下游企业的服务要素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本文基于大样本微观企业数据,借鉴强度双重差分法的思想,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利用不同地区因改革前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差异所产生的政策影响程度的差异,识别生产性服务行业“营改增”对下游企业的改革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生产性服务业“营改增”显著促进下游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2)上述政策效果是通过减少外购服务的重复征税、降低下游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缓解其内部资金约束而产生的。这一机制体现在“营改增”更大地促进了融资约束程度高、留抵税额较少的下游企业的投资。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而有助于理解我国近年以增值税为主体的减税改革逻辑。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助学与增收效应*——基于“两免一补”政策的经验证据
    邓翔, 张鸿铭, 任伊梦
    2023, 43(5):  99-112. 
    摘要 ( )   PDF (21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实现教育公平与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本文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以“两免一补”的渐进推开为准自然实验,从助学与增收双重视角研究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长期效果。研究发现:第一,“两免一补”作为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大推进”政策,能够显著提高受益个体的受教育年限和收入水平,即存在显著的助学与增收效应;第二,在收入来源上,“两免一补”对于非农就业,特别是外出务工受益人群收入的影响更显著,即存在异质性;第三,在作用渠道上,“两免一补”能够通过提升受益个体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而促进其增收。进一步研究发现,落后地区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会制约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从而导致教育收益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