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25年 45卷 3期
刊出日期 2025-03-16

高质量发展之路
数理模型园地
高质量发展之路
1 徐明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大湾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实验室
)  
教育结对帮扶的有效性及溢出效应:基于第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4年以来两次大型省际结对帮扶云南、四川、甘肃和青海四省涉藏县市(以下简称四省藏区)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使用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县级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了教育结对帮扶的有效性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教育结对帮扶显著提升了四省藏区教育维度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为脱贫攻坚时期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也可为现阶段四省藏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防止返贫“赋能”,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劳动力技能具有互补性,教育结对帮扶引致的人力资本提升可以同时促进高技能和低技能人员向城市集聚和就业,有利于推进以县域为载体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因而教育结对帮扶也可为四省藏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增能”,发挥政策的间接“溢出效应”。

2025 Vol. 45 (3): 1-20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9628KB] ( )
21 肖志超, 马新啸   (
肖志超)  
							                            
国有资本划转与国有经济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来自上市国企红利分配的经验证据
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是促进国有经济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重要途径。本文借助各地区分批实施国资划转政策的准自然实验,研究其对当地国企分红的影响及经济社会效果。研究发现:首先,国有资本划转能够传导公共财政压力和改善内部治理效率,从而提高当地国企的分红力度。其次,划转后的国有股权管理主体存在“社保基金”“财政厅”“国资委”三种类型,对分红的提升效果依次递减;进一步地,国有资本划转对分红的提升效果在盈利能力较强和垄断资源较丰富的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最后,国有资本划转不仅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价值和定价效率,而且能够降低地方财政对社保基金的补贴压力,并缓解后者对教育、医疗等民生支出的“挤占”作用,带来实质性的福利效果。测算表明,试点省份的国企分红总量在划转后平均提升1652%,对社保的平均分红贡献接近15亿元,占财政对社保补贴的比例约为2%,相当于新增覆盖约18万人次的年度最低生活保障。本文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5 Vol. 45 (3): 21-40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9224KB] ( )
41 郭娟娟, 徐乾宇   (
郭娟娟、徐乾宇(通讯作者))  
							                            
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中国企业供应链配置多元化的影响
为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规则体系,促进资源和要素在更广泛领域内的自由流动,我国推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该制度放松了市场准入管制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释放经济社会潜力和活力。本文以逐步推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作为准自然实验,探究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中国企业供应链配置多元化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放松市场准入管制显著促进了企业供应链多元化配置,这一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市场竞争和改善资源配置实现。其中,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企业上游供应链多元化的推动作用更明显,且在高市场分割程度地区、中西部地区及市场优势地位较高的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考虑到供应链配置多元化具有双重效应,本文将落脚点进一步延伸至企业供应链韧性,发现市场准入管制放松推动供应链配置多元化有助于提高企业所在供应链的韧性。本文不仅为支持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对提升供应链安全水平和韧性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2025 Vol. 45 (3): 41-60 [摘要] ( ) [HTML 1KB] [ PDF 20054KB] ( )
61 肖鹏, 白历如   (
肖鹏)  
							                            
开通财税政务新媒体与政府支出效率提升
政府支出效率提升已成为推动我国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财政管理向“共治”模式转型,政务新媒体平台开通为提升支出效率开辟了新途径。本文基于474万条财税公众号推文和22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和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评估了财政“共治”对支出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税公众号通过增强财政透明度和媒体监督,显著提升了政府支出效率,税务公众号的政策效应更为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过度发文可能削弱公众号的正面作用,税务公众号应注重权威信息转发、财税政策宣传和纳税指导,财政公众号应注重原创内容和政策宣传重点。此外,提升作用受城市支出效率、城市等级和地理区位等因素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财税公众号开通有效缩小了区域财政支出效率差距,政务微博的作用较为有限。本文为中国特色财政“共治”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新颖视角和实践路径。
2025 Vol. 45 (3): 61-80 [摘要] ( ) [HTML 1KB] [ PDF 22236KB] ( )
81 李培, 蔡竹欣, 鲁建坤   (
李培、蔡竹欣)  
							                            
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如何提效:来自海绵城市建设的证据
提高专项转移支付的政策效能是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的激励引导作用及其制约因素。结果表明:(1)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能激励引导地方增加专门领域公共品的投资,但政策效果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期后迅速衰减,并且中央财政对地方投入的带动相对有限;(2)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政策效能可通过撬动社会资本以发挥杠杆效应,试点政策促进了海绵城市相关领域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3)政策效力的提升受益于地方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经验、地方发展需求与专项资金的适配性、地方财政监督力度等执行层面因素;(4)政策效能的释放受制于地方领导人的注意力配置,频繁的官员更替加剧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短效性,地方偏好高可视性市政投资。本文研究表明,在执行层面放大杠杆效应、破除制约因素,是提升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政策效能的关键之举。
2025 Vol. 45 (3): 81-96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5613KB] ( )
97 宋凌峰, 何荣   (
宋凌峰)  
							                            
信贷规模、信贷结构优化与房地产金融风险
本文以房地产业与银行业为研究对象,将信贷因素引入网络分析法以刻画银行和房地产企业间的风险传染过程,研究改变信贷规模和优化信贷结构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影响效果,并分别从总量和结构层面为制定房地产信贷政策提供参考。研究发现:相比于改变信贷规模,优化银行房企间信贷结构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改善效果更显著。在适当的信贷紧缩区间内,优化信贷结构和收缩信贷规模可以协同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并满足银行微观审慎需求。本文建议,银行和房企应基于信贷规模、信贷结构和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结构化特征分别调整贷款额度和分散借贷,监管机构应针对银行房企信贷网络中的不同节点实施差异化监管,并重点关注具有系统重要性和出现不匹配问题的节点,共同推动信贷资金结构优化、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实现宏观审慎监管与银行微观审慎行为的平衡。
2025 Vol. 45 (3): 97-112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9930KB] ( )
113 何慧华, 于雪航, 方军雄   (
何慧华)  
							                            
城市交通拥堵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耗损
高速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问题俨然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考察城市交通拥堵可能带来的经济负效应。基于2015—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城市交通拥堵会显著降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交通拥堵的生产率负效应在民营企业、高学历员工较多和技术性员工占比多的企业中更显著。此外,极端天气也会加剧交通拥堵带来的生产率损失。机制检验表明,交通拥堵通过抑制企业创新产出、恶化企业信息环境的途径对生产率造成负面影响。此外,交通拥堵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地铁开通对城市交通拥堵的疏导效应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率。本文从微观企业视角揭示了城市交通拥堵所衍生的经济代价,凸显治理城市交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为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2025 Vol. 45 (3): 113-130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6818KB] ( )
131 李孜, 窦钱斌, 王元地   (
李孜)  
							                            
限制人才流动与企业知识溢出和共享:基于专利中隐藏发明人的视角
人才流动与知识溢出和共享对创新与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我国应如何平衡竞业限制与人才合理流动,促进企业知识溢出和共享,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专利中隐藏发明人的企业策略构建理论框架,论证当企业施行抢占性研发并申请专利时,为避免直接竞争对手挖走发明人,会将发明人隐藏起来,但被隐藏的人才仍可跳槽到其他企业。所以,隐藏发明人是较弱的竞业限制。在均衡中,专利中隐藏发明人还为专利的知识溢出和共享提供了可靠信号。本文使用2002—2022年我国专利数据,构建企业专利“新”知识溢出的测度,实证检验了理论预测和相关机制。结果说明,较弱的人才流动限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知识溢出和共享,进而提升高技术行业的创新能力。本文提出关于如何优化人才流动限制的若干建议。

2025 Vol. 45 (3): 131-148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7729KB] ( )
数理模型园地
149 郑捷, 张文浩, 连暐虹   (
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与数据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催生了自动化技术。本文关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双寡头企业是否采用自动化技术从事生产这一博弈互动)  
							                            
自动化技术的双刃剑效应:“降本”与“趋同”孰轻孰重
自动化技术;降本效应;趋同效应;双寡头;Hotelling模型
2025 Vol. 45 (3): 149-168 [摘要] ( ) [HTML 1KB] [ PDF 21487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