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骆波.我国利率市场化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1). [2] 刘轶,李久学.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基准利率的选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4). [3] 孙云峰.利率市场化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6). [4] 范大路.利率市场化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8). [5] 程岚.关于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两面观[J].金融与保险(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2,(2). [6] 陈涛.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2,(2). [7] 河南省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构建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防范机制[J].金融论坛,2003,(6). [8] 赵波,胡智.利率市场化的经济效应与风险[J].经济师,2004,(3). [9] 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2001,(1). [10] 张慧莲.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参考,2002,(62). [11] 任建军.市场化条件下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防范机制[J].金融论坛,2003,(12). [12] 宋蓉蓉.关于利率市场化的几点想法[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J]. 2004,(2). [13] 王育宝,等.论渐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J].经济纵横,2003,(5). [14] 付朝阳.试析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J].新金融,2003,(9). [15] 李扬.用5年-10年时间完成利率市场化[J].宁波经济,2003,(7). [16] 邵伏军.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问题与展望[J].中国金融,2004,(7). [17] 吴水龙,周涛.国有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应分析及实施策略[J].金融论坛,2003,(5). [18] 陈伟光.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次序性和渐进性原则[J].国际经贸探索,2003,(11). [19] 王国松.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次序安排的有效性与风险性[J].财经研究,2004,(2). [20] 吕宏宇.利率市场化的可行条件与现实障碍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