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9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9-12-16
    经济热点
    基于城乡视角的居民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魏楚,沈子玥
    2019, 39(12):  4-16. 
    摘要 ( )   PDF (125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2—2016年,伴随着291亿农村人口的城镇化,中国居民能源消费量增长了190%。在这一背景下,准确识别城乡居民能源消费模式差异及影响因素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城乡视角,重新界定居民能源消费,涵盖了建筑用能和交通用能两部分;同时在模型中创新性地引入了财富效应和强度效应,结合结构效应、城镇化效应和人口效应进行定量研究。利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基于我国2002—2012年城镇、农村居民数据,本文考察了不同驱动因素对城镇和农村能源消费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建筑能耗强度和住房面积的增长是驱动居民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也对城镇居民能源消费有明显的正向作用。由于较高的增长率,农村建筑能耗强度和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对能耗增量的贡献已经逐渐超过城市。此外,分解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居民能源消费的正向效应在逐年递减。这为“城镇化导致居民能源消费增加”提供了间接反证。
    政府研发资助促进企业创新的有效性:激励效应异质性假说与检验
    郑江淮,张玉昌
    2019, 39(12):  17-34. 
    摘要 ( )   PDF (188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政府研发资助能否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活动以及在创新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了政府研发资助促进企业创新的有效性以及激励效应存在异质性的假说,利用工业企业的创新活动数据检验了中国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影响效应。总体来看,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存在激励作用,同时也会提升企业研发创新的专利和新产品的产出水平。政府资助的激励效应存在企业异质性,在企业规模越大、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劳动生产效率越高的企业中,政府资助的激励效应越大,并且对非国有企业的研发创新产出的促进效用要高于国有企业。另外,本文还发现科技活动的产出更多地依赖于研发人员的贡献。政府对企业研发创新进行资助时,应该根据企业具体的微观特征,制定针对性的资助方式,更有效地发挥政府资助的激励效应。
    国库现金管理改革中的库底目标余额测算方法研究
    李春阳1,徐传平2
    2019, 39(12):  35-44. 
    摘要 ( )   PDF (104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库现金管理改革是我国现代财政国库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财政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制度,关键是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测定库底目标余额的合理规模。本文对目前常用的Baumol模型、MillerOrr模型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使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在险价值(VaR)模型,利用2012—2017年我国中央国库日度净流出数据,对中央国库库底目标余额进行了实际测算,发现中央财政库底目标余额的合理规模为1 200亿元。本文同时提出了建立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制度的有关政策建议。
    政治关联能持续改善企业绩效吗*——企业发展阶段与行业环境的作用研究
    郭海1,王超1,房唯佳3
    2019, 39(12):  45-58. 
    摘要 ( )   PDF (146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关联行为如何影响企业绩效?这是管理领域一个备受关注但未形成共识的研究话题。本文尝试从三个方面发展现有文献观点:第一,引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考察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动态影响;第二,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进一步考察企业发展阶段与行业环境的复合情境化影响;第三,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改进政治关联测量方法,提升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一方面,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因企业发展阶段而异。对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来说,政治关联正向影响企业绩效;对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来说,政治关联负向影响企业绩效。另一方面,上述关系进一步受到所处行业环境的影响。行业竞争强度削弱了政治关联对绩效的影响,行业结构不确定性削弱了成熟期企业政治关联对绩效的负向影响。
    政府补助、产权性质与定向增发
    徐辉1,周孝华2
    2019, 39(12):  59-77. 
    摘要 ( )   PDF (211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府补助效果是学者高度重视的焦点话题。本文以政府补助为切入点,从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分别考察定向增发新股的定价效率以及定向增发收益背后的经济逻辑,并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2007—2017年间获得政府补助且实施定向增发新股的沪深A 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定向增发新股发行存在溢价现象,新股上市后也存在溢价现象,政府补助加剧了溢价程度,进而导致定价效率降低,且在国有企业中更严重;发行定价泡沫越严重,定向增发收益越高,同时政府补助对定向增发收益能产生积极影响,且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路径检验结果发现:政府补助作用于定向增发收益可能依赖盈余管理、自主创新以及个股成长这三条路径。上述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可能被异化为操纵股价的隐形工具,导致政府补助效果“事与愿违”。
    反腐败、政治关联与技术创新*——基于2010—2015年创业板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王岭,周立宏,祁晓凤
    2019, 39(12):  78-92. 
    摘要 ( )   PDF (148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2010—2015年创业板企业数据,研究政治关联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同时实证检验反腐败对政治关联以及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而言,短期内反腐败将会抑制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此,本文认为中国政府在继续加大反腐败力度的同时,对反腐败冲击较为严重但具有创新意愿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言,需要建立相应的支持政策,从而规避对该类企业造成的短期经济波动风险。
    通胀目标制与汇率目标制不能共存吗
    胡小文,周端明
    2019, 39(12):  93-110. 
    摘要 ( )   PDF (179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汇率传递的风险溢价渠道,本文将我国利率调控通胀、外汇储备对冲干预汇率纳入新凯恩斯政策模型,构建双目标双工具政策分析框架,比较泰勒规则与双目标双工具规则下通胀目标与汇率目标共存的经济机制与效应。本文模拟显示:(1)双目标双工具政策框架下通胀目标与汇率目标能够共存,此时通过影响汇率风险溢价来盯住汇率不影响通胀;而单工具政策下两目标无法共存,此时降低国内资产的收益率盯住汇率会刺激居民的消费行为引起通胀。(2)国际资本冲击下,双目标双工具政策在固定汇率的同时能保证经济稳定;而当贸易条件恶化时,选择完全浮动汇率制度最优。央行政策损失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结论。(3)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深入,外汇储备稳定汇率的有效性将下降,冲销成本会大幅提升。资本账户开放下,双目标双工具政策仍是央行抵御外部资本冲击的首选政策;但是汇率市场化后,通胀目标制与双目标双工具政策效果基本无差异。本文结论的启示是:面对国际资本,需必要的汇率管制;但是面对贸易冲击,可适度提升汇率弹性来减少冲击对产出和通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