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8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8-12-16
    经济热点·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四十年*
    李正图1,杨维刚1,马立政2
    2018, 38(12):  5-23. 
    摘要 ( )   PDF (116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镇住房供给侧结构性变迁的客观原因是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主观原因是住房供给的理念变迁;住房理念变迁引致住房制度变迁,住房制度变迁引致住房金融变迁,住房制度变迁和住房金融变迁引致住房民生改善的变迁,住房制度变迁、住房金融变迁、住房民生改善变迁正是关于中国住房供给侧结构性变迁的核心内容。
    因此,基于现代经济学的住房供给一般原理和历史经验,本文阐述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住房供给制度的历史演进、金融支持、民生改善,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住房供给侧结构变迁带来的相关成就,最后以上海市为例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
    金融研究
    金融结构、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跨国数据的经验验证
    钱水土,李正茂
    2018, 38(12):  24-32. 
    摘要 ( )   PDF (51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分析了金融结构通过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产生的不同作用机理,并通过具有代表性的30个包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数据,检验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技术转移的情况下,适宜的金融结构可通过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有较显著的正向作用,而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为正。
     
    货币政策、企业家信心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
    耿中元,朱植散
    2018, 38(12):  33-46. 
    摘要 ( )   PDF (85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企业家等微观主体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可通过对企业家信心的影响,进而对公司投资效率产生作用。基于中国2007—2016年40个季度A股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家信心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家信心增强或者货币政策宽松时会加剧过度投资,减轻投资不足;企业家信心减弱或者货币政策紧缩时可以有效抑制过度投资,但会加剧投资不足。其中,国有企业对企业家信心和货币政策松紧的敏感性更强。进一步,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也会通过货币政策和企业家信心的交互作用而发挥作用。这种作用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无显著差异。
    企业与组织研究
    银行信任视角下我国小微企业的信贷约束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唐莹1,邓超2
    2018, 38(12):  47-56. 
    摘要 ( )   PDF (59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贷关系中的信任可以减少代理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对缓解小微企业信贷约束有重要启示。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获取样本,基于银行信任的研究视角,借助广义结构方程模型从三个维度(信贷可获得性、贷款利率和抵押要求)实证检验银行信任对小微企业信贷约束的影响。结果显示,银行对小微企业较高程度的能力信任和诚实信任有助于提升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但对贷款利率及抵押要求无显著影响。本文为小微企业信贷约束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科技创新补贴供给侧改革与企业研发策略研究*
    黄志雄
    2018, 38(12):  57-69. 
    摘要 ( )   PDF (66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2010—2015年沪深A 股上市公司的科技创新补助与R&D研发数据,分析了中国供给侧改革中创新驱动政策对企业创新行为与策略选择的引导激励效果。研究发现:随着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的实施,企业进行R&D研发投入的意愿得到加强,开始偏好长期研发投入。创新补贴认定与考核标准相关政策机制落地,地方政府的无效创新补贴激励机制被抑制。在供给侧改革下,企业对创新长期驱动与短期经济效益进行理性权衡抉择,减少了外观设计专利等策略性创新成果的产出。本文进一步通过对产权性质分组还发现:供给侧改革后,国有企业创新产出激励最为突出,大幅度增加了专利的申请。而民营企业则通过扩大长期研发项目的投入和聘用储备技术人员,为下一阶段的创新研发作铺垫。
     
    国际经济
    亚太区域贸易协定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RTAs数量与质量的对比研究
    孙瑾1,施戍杰2,封于瑶1
    2018, 38(12):  70-83. 
    摘要 ( )   PDF (79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1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区域贸易协定(RTA)签署的数量激增,学术界理论与现实出现悖论,引发学者思考各国热衷于建立RTAs背后的原因并探索新的研究方法。本文首次从RTAs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效应哪个更为重要的视角,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究发达国家在新时期推进新一代贸易协定规则的原因。通过比对RTA协议的每一条条款,测算出涉及传统WTO+和新一代WTO-X领域的条款覆盖率和法定承诺率指标来衡量RTA的质量,实证分析得出,签署高质量的区域贸易协定能更有效地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福利水平的提高,该影响效应在发达国家中更为明显,而发展中国家受限于执行能力在新一代规则下签订RTA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
    中国OFDI、东道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双边经济增长*——基于“一带一路”东道国制度的视角
    姜慧1,孙玉琴2
    2018, 38(12):  84-97. 
    摘要 ( )   PDF (76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研究用于改善“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的中国OFDI对双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东道国6项制度指标对这一影响的门槛作用。通过运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本文发现东道国6项制度指标在影响东道国经济增长时,都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只有越过相应门槛值,改善东道国基础设施的中国OFDI才能给其经济增长带来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东道国6项制度指标在影响母国经济增长时都不存在“门槛效应”。所以,中国OFDI必须注意规避东道国的制度风险。
    区域经济
    土地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的动态效应和耦合协调*——基于京津冀城市群的实证研究
    李新刚1,王双进2,孙钰1,3
    2018, 38(12):  98-109. 
    摘要 ( )   PDF (71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运用2000—2014年京津冀城市群面板数据,构建土地综合承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PVAR模型,分析土地综合承载力、人均GDP、地均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动态影响效应;构建两者的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实证解析土地综合承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1)土地潜在综合承载力的挖掘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增加和结构优化;(2)土地综合承载力、人均GDP、地均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波动均受其自身变动冲击的影响最大;(3)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较低,从中度失调向轻度失调,再向勉强协调,然后向中度协调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