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2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1-01-16
    宏观经济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0-2001年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2001, (1):  5-10. 
    摘要 ( )   PDF (5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0年中国GDP增长速度将超过1999年而预计增长7.95%,从而1999年将构成中国增长型经济周期拐点,中国经济循环从2000年起进入本次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
    从经济景气波动看政策工具作用
    钱敏泽
    2001, (1):  11-16. 
    摘要 ( )   PDF (2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周期循环方法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经济从1999年6月走出拐点,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主要是依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带动起来的。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极的财政政策仍然是推动经济继续回升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与非农化
    顾海兵
    2001, (1):  17-22. 
    摘要 ( )   PDF (2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度可以用市场化水平描述,经济发展的进度可以用非农化水平描述。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目前仅为50%,10年后可达到65%,而目标值为80%;非农化水平目前为50%~55%,10年后可达到61%~62%,而目标值为90%以上。相对于市场化,中国经济的非农化更加滞后一些。
    产业分析
    工业投入质量的国际比较
    郭克莎
    2001, (1):  23-28. 
    摘要 ( )   PDF (3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既表现在产出质量方面,也表现在投入质量方面,而且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前者的原因。我们从企业规模经济水平、生产设备技术水平、劳动者素质、科技投入、技术创新和应用等方面,对工业投入质量进行国际比较,有利于我们找出差距、找到原因,并进一步去寻找缩小差距的途径。
    收入的增长趋势与不稳定性对中国农户消费倾向的影响
    庄贵军
    2001, (1):  29-34. 
    摘要 ( )   PDF (4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收入的增长趋势和收入的不稳定性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有明显的反方向的影响,即收入增长的速度越快,收入越不稳定,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就越低。
    企业管理
    激励理论及其在企业中的运用
    刘纯
    2001, (1):  35-40. 
    摘要 ( )   PDF (2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激励的静态分析,是指从某一时点或在较短时期内,对激励政策的分析。这一分析是从激励客体的不同层面展开的。(一)面向普通员工的激励政策1.把握普通员工的真实需要许多组织在分析员工的需要,制定激励政策时,往往都是凭着组织(或管理人员)的主观臆断进行的。由于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所处地位和分工上的差别,他们在把握真实需要方面总会存在一些差异。这样,管理人员认为员工所需的激励措施并不一定是员工真正所需要的,而不针对员工真实需要的激励措施,便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调查员工的真实需要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第一步。
    现代企业物流战略的创新与发展
    宋华
    2001, (1):  41-44. 
    摘要 ( )   PDF (1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十几年来,不断延续的环境变化和新型营销体制的确立已成为物流企业在战略上不断求新、求变,追求竞争优势的压力和动力。首先是货主物流需求不断向高度化方向发展,这表现为追求在必要的时间配送必要量、必要商品的多频度少量运输或Just-In-Time运输这种高水准的物流服务将逐渐普及,并成为物流经营的一种标准。其次,经营环境和新型营销体制对战略的影响除了需求方面的因素外,供给方面也有相当大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从事物流经营的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背景下,企业该如何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适时、有效地开展物流战略成为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
    企业家访谈
    管理就是“扔包袱”—张甫先生访谈录
    2001, (1):  45-50. 
    摘要 ( )   PDF (3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企业家与全国人民一道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考验,他们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海洋中汲取养料、探索路径、奋力拼搏,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营管理的经验、理念和文化,这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非常稀缺的宝贵财富。我们想通过“企业家论坛”这个栏目,以企业家访谈的形式将这一宝贵财富与大家分享,使企业家们能相互交流,相互切磋;使企业界与学术界能相互沟通,相互交融,共同努力促进中国企业经营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资本市场
    国有股权出售的国际比较
    田素华
    2001, (1):  51-56. 
    摘要 ( )   PDF (2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国外国有股出售经验,我国实施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时必须考虑次序选择,无偿划拨给社保基金的做法很有必要。
    资本市场开放与经济稳定增长—对东南亚国家的实证分析及其启示
    沈坤荣, 相文燕
    2001, (1):  57-62. 
    摘要 ( )   PDF (2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90年代,国际资本的急剧流动引发了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国际资本的短期性和投机性,以及它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汇率、外汇储备和金融体系的强烈冲击,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资本市场的开放,必须建立在国内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实质经济市场化转型的基础上。
    案例分析 调研报告
    制度扭曲环境中的金融安排:温州案例
    史晋川, 叶敏
    2001, (1):  63-68. 
    摘要 ( )   PDF (2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制度安排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一旦由政府决定的强制型制度被确定,诱致型制度变迁也随即被选择,完成制度的整体功能。在金融制度扭曲的情形下,强制型制度变迁和诱致型制度变迁在金融发展中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
    笔谈 短论
    工程性移民安置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刘传江
    2001, (1):  69-70. 
    摘要 ( )   PDF (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程性移民是指受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工程影响而引发的的非自愿性的迁移人口,它是现代社会非战争环境中非自愿性移民的主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面临着规模巨大的工程性移民安置的问题。仅仅长江三峡工程一个项目的动态移民人口即达114万人之巨。可以预见,随着“十五”期间国家中西部开发力度的加大,该地区工程性移民的规模和问题将更加明显地突现出来。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主要问题与出路
    季建林
    2001, (1):  70-72. 
    摘要 ( )   PDF (1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农村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近年来,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1)农产品由短缺变为过剩,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下降。自1996年以来,我国粮、棉等主要农产品出现了卖难和价格下跌的问题。1999年几乎所有的农产品都出现了销售困难,价格连续下跌,导致农民从农业中得到的收入大幅度减少。
    国有小型企业改组为股份合作制的过渡性
    赵降英
    2001, (1):  73-73. 
    摘要 ( )   PDF (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股份合作制是在企业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尚不完善、各方面改革措施尚不配套的情况下,为解决企业发展问题而选择的一种既着重现实又充满矛盾的改革形式。这种改革形式客观上一开始就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即股份设置与治理结构之间的矛盾。股份合作制企业股权设置上具有单一性、均衡性和不可流动性的特征。从单一性来说,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内部股为主,职工个人股和集体股应在股本中占大多数,不吸收企业外的个人入股,企业的财产属企业内部成员(劳动者)共有。从均衡性来说,在企业内部股的比例关系中,强调的是平均性,虽然允许有适当的差距,但不能过分悬殊。
    动态 评介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问题讨论综述
    邢伯春
    2001, (1):  74-78. 
    摘要 ( )   PDF (2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贯穿“十五”时期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正确理解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认识我国目前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对于我国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有关观点加以综述。一、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1.从国内情况来看,经济结构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范恒山认为,我国的经济格局已发生很大的变化,经过这些年的努力,长期短缺的状况被打破,买方市场初步形成。但是,我国经济增长也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时期,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缺乏充盈的潜力,表现得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
    “创业板市场理论与实务高级研讨会”纪要
    蒋剑平
    2001, (1):  79-80. 
    摘要 ( )   PDF (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0年11月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和华夏证券北京东四营业部联合主办的“创业板市场理论与实务高级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和证券界人士围绕创业板定位、风险、保荐人资格等一些大家极为关注的话题发表了重要意见。一、创业板市场的定位问题关于创业板在中国的推出,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其意义重大,对推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国资本市场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